•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醫:緊扣“寒濕”治新冠

2023-01-17 09:1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醫:緊扣“寒濕”治新冠(抗疫進行時中醫篇)

  該如何認識當前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性質、走向?高熱期間能否捂著被子發汗?如何緩解周身酸痛、咳嗽、乏力等常見症狀?老年人如何應對新冠病毒感染?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從中醫角度進行了回應。中醫認為,新冠病毒感染屬於寒濕疫,中醫藥可對症下方。

  緊扣“寒濕疫”,掌握治療主動權

  問:該如何看待當前的新冠病毒感染?內中有什麼病理機制?

  仝小林:在本輪疫情中,患者起病多見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等症,舌體普遍淡胖、暗淡、胖大,舌苔多白厚膩。此外,很多患者在高燒退後依然有低熱纏綿、肌肉酸痛、咽痛、咳嗽等症,普遍存在乏力、氣短,還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基於多維參數綜合判斷,這些現象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不屬於溫病、濕瘟,也不屬於傷寒,而屬於寒濕疫。

  問:為何“寒濕”反而會引起高熱?

  仝小林:並非只有熱邪才能引起高熱,寒邪鬱表也可以導致高熱的發生。因此,結合當前國家推薦方劑以及臨床醫生普遍使用麻黃湯、葛根湯、大青龍湯等傷寒經方來治療新冠高熱,從方藥反推,也能發現這種病症不符合“溫病初治,忌用麻桂”的原則,更進一步證明新冠病性屬寒。

  問:本輪疫情中的患者常常嗓子疼,俗稱“刀片喉”,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怎麼治?

  仝小林:這也並非熱毒直接侵襲咽喉所致,而是寒濕鬱熱的結果,究其原因,一是素體鬱熱較重者感受寒濕戾氣所致的“寒包火”,二是過度發汗導致的津虧熱結,三是過用苦寒藥物導致的疫毒深伏、鬱而化熱。

  於是,很多人出現咽痛後,因為不知“熱”從何來,常會用金銀花、連翹等寒涼藥品來清熱解毒,卻往往加重病情。這都是因為不明曉新冠“寒濕疫”的發病特徵。

  因此,只有緊扣“寒濕疫”,才能掌握治療的主動權;只有認識到“寒濕傷陽”為主線,才不會被疾病表像所迷惑,做到知常而達變,治療上也就更加得心應手。在新冠初期,儘量避免使用寒涼屬性的藥品或食品;對於臨床醫生來説,更要一改過去在發病初期即使用溫病辛涼解表或者清熱解毒的治法,而是要首先散寒化濕。

  對於新冠病毒感染後的治療,最根本應是“開達膜原”

  問:平時,我們風寒感冒發燒後,常常捂著被子發點汗就會好,而對於新冠病毒引起的發熱症狀,這樣能否奏效?

  仝小林:有幫助,但並非完全有效,新冠病毒屬於寒濕戾氣,通過口鼻入侵機體,伏于膜原,膜原不屬於表,也不屬於裏,居於表裏之間。

  邪由膜原出表,或發于皮膚黏膜之表,類似于風寒感冒;或發於呼吸道黏膜之表,類似于風熱感冒;或發于胃腸黏膜之表,類似于胃腸型感冒。發于某經,便為某經之證,可見惡寒、發熱、體痛、咽痛等表證。

  但表證都是邪氣外傳的表現,而非邪氣侵襲肌表的表現,這也是新冠與普通感冒的不同之處。因此,對於新冠病毒感染後的治療,若僅用辛溫解表法來解表發汗,則表證雖解,但膜原之邪並未祛除,可能會低熱纏綿或間斷發熱或核酸轉陰后復熱等複雜情況;若僅用清熱解毒法來解毒利咽,則咽痛等“熱”症雖可以暫時緩解,但膜原之邪氣會因寒涼藥物而“冰伏”,進而有引邪深入的風險。

  因此,看起來捂被子發汗能起一時之效,臨床有的用辛溫解表也皆可取效,但寒去濕仍存,邪仍停留在膜原,所以,最根本的治療應該是“開達膜原”。

  問:那麼,如何開達膜原?

  仝小林:需要全面把握疾病態勢(鬱、閉、脫、虛),熟悉掌握戾氣表裏分傳的路線和治法,通過“分消走泄”而治之。

  我推薦小達原飲(厚樸、檳榔、草果、生薑),其具有散寒化濕、辟穢化濁、開達膜原的功效,是治療“寒濕疫”的基礎方。初病之時,邪氣尚微,外無症狀,可直接用小達原飲治之。隨著邪氣漸盛,正邪相激,邪氣會表裏分傳。

  對於體質強健者,邪氣多外出走表,或走太陽經表,發為寒濕束表證,見惡寒、發熱、體痛等症,小達原飲配合麻桂類方、荊防敗毒散等主之;或走肺衛之分,發為寒濕鬱熱證,見咽幹、咽痛等症,小達原飲配合防風通聖散、升降散等主之;或走少陽之分,發為邪鬱少陽證,見口苦、咽幹、目眩等症,小達原飲配合柴胡類方主之。

  對於體質怯弱者,邪多表裏分傳或深傳入裏,易趨轉重。故體弱者之治,即使有表證亦需益氣解表,可用小達原飲配合人參敗毒散、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理中丸等治之。邪氣入裏,多傳入太陰,若鬱手太陰肺,則發為寒濕鬱肺證,而見咳嗽、咳痰、胸悶、氣喘等症,散寒化濕方主之;若鬱足太陰脾,則發為寒濕礙脾證,而見納呆、腹瀉、嘔惡等症,小達原飲配合藿香正氣散、藿樸夏苓湯等主之。

  起病忌用苦寒藥物,緩解咳嗽重在溫肺散寒

  問:如果病情發展到危重症階段,該如何治療?

  仝小林:寒濕疫發展到疫毒閉肺(重症)階段,戾邪深入太陰,繼生痰濕瘀熱,終至疫毒閉肺,見發熱咳嗽、喘憋氣促、黃痰血痰、乏力倦怠等症。肺氣閉阻,胃腸亦多不通,見噁心不食,大便不暢等症。子龍宣白承氣湯主之。

  寒濕疫發展到喘脫(危症)階段,咳痰喘促,呼吸窘迫,脈疾多汗,甚者二便失禁、厥脫、昏迷。破格子龍宣白承氣湯主之。

  問:本輪疫情中,很多人出現了高熱、咽痛、咳嗽等症狀,該如何防治?

  仝小林:一是起病忌用苦寒藥物。新冠病毒感染後多以惡寒、發熱起病,此時切勿過早且單獨應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當首選風寒感冒類中成藥,如散寒化濕顆粒、九味羌活顆粒等。同時搭配其他助汗方法,如蔥姜水、溫粥頻服、高位泡腳、熱水澡、電熱毯等。如高熱不退,可以合用物理降溫和解熱鎮痛西藥,有條件人群還可採用耳尖或大椎放血、刮痧等退熱方式。

  二是腰痛多為寒濕作祟。不少患者伴有後背、腰部等周身部位酸痛,這屬濕邪太重,麻黃加術湯有效;對於腰痛如折,則辨為寒濕腰痛,基於羌活勝濕湯和腎著湯,擬定一小方,名為折腰散。

  三是“刀片喉”多為寒濕鬱火。咽痛患者也多為寒濕鬱火所致,對此,六神丸、龍角散、防風通聖丸等中成藥確有療效,嚴重者如“刀片喉”者亦可選用刀片散煎汁代茶飲。此外,咽痛患者也可以配合穴位貼敷療法,將溫通類膏藥剪成22釐米大小,貼敷于天突、膻中、大椎、肺俞,6—7小時後摘掉。若有條件,同時配合少商穴位放血,天突穴按摩,收效更快。

  四是緩解咳嗽重在溫肺散寒。在發病的急性期,症見咳嗽不止,可用前百蘇藶湯。對於恢復期的刺激性幹咳、嗆咳、陣咳,基於射幹麻黃湯化裁擬定了一方——癢咳散。配合如鹽蒸橙子或橘子、冰糖川貝雪梨湯等藥食同源之品更佳。

  五是感官失靈重在通竅活血。針對不少患者合併味覺、嗅覺、聽覺減退或喪失情況,仝小林推薦可用蒼耳通竅活血湯。單純嗅覺減退,可用撳針按印堂、雙鼻通、雙迎香,或從印堂到迎香直接按摩。

  六是體弱人群要因人制宜。體虛者在解表退熱時需增補逆流挽舟之品,如人參敗毒散、參蘇丸之類;陽虛者,寒邪直中陰分,可予附子理中丸、麻黃附子細辛之輩托裏解表;自汗、盜汗者,可以選用收汗散;婦女正值經期發病,也可選用小柴胡劑,藉以扶助正氣,祛邪外出。

  老人體弱,要注重保護心脈,注重觀察

  問:此輪疫情中,老年患者受到影響最大,該如何應對?

  仝小林:一是要預防病毒性肺炎的發生。老人體弱,在惡寒、發熱、體痛的表證階段,也要在益氣的基礎上辛溫解表,截斷病情走勢,預防肺炎發生。

  二是要注重保護心脈。針對合併有多重慢性疾病,尤其是由心肺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對於舌質、口唇和舌下絡脈紫暗,脈澀等瘀象明顯者,可選用活血化瘀藥物,如復方丹參滴丸、丹參片等以保護心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缺氧狀況。

  三是注重觀察及時就醫。應以5、7天為觀察節點,若老年人發熱超過5天,咳嗽不止,咳痰明顯,建議及時就醫,同時應居家監測血氧飽和度、心率等,若在家自測當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時(未吸氧時低於93%),當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

  問:有人“陽康”後打羽毛球、爬山、跑步,結果出現“心肌炎”的問題,這是怎麼回事?

  仝小林:感染新冠病毒後,邪氣入裏,亦可傳入心繫,應當在一到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同時有氣喘、胸悶、心悸等不適等瘀象明顯患者,可選用活血化瘀藥物疏通心脈,更嚴重者需及時就醫。新冠病毒誘發的心肌炎,主要屬於宗氣下陷毒損心絡,可以選用升陷解毒護心湯治療。對於病毒性心肌炎遷延期,中藥可選用生脈飲、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炙甘草湯等。

  有些人“陽康”後仍有乏力、睏倦、氣短、輕咳等症狀。這是濕濁餘毒未清的表現,建議恢復期患者堅持健康生活原則,清淡飲食,注意保暖,保證睡眠。

  李 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