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多地切實提升網際網路醫療質效 便利群眾“雲就醫”

2023-01-17 09:1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網際網路醫療便利“雲就醫”

  “我已經第四天發燒38.5攝氏度以上了,是不是要趕緊來醫院看一下?”“孕婦的退燒藥用哪種更安全?”“小孩子退燒後精神狀態不太好,要如何處理?”“家裏老人需要長期用藥,往返醫院配藥取藥有沒有更方便的辦法?”……這段時間,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以及有關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新規的頒布,多個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新冠相關諮詢問診量不斷增長。

  記者了解到,面對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多地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作用,創新方式方法,積極為患者提供開具治療處方、送藥到府、心理諮詢、用藥指導等服務,便利群眾就醫用藥,以推進開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為契機,切實提升網際網路醫療質效。

  為群眾解決就醫問藥難題

  “這幾天再不去,我的藥就要沒有了。”浙江杭州市民沈阿姨有點著急,因為是高血壓患者,最近這波疫情,家人怕她體弱感染病毒,就把正打算出門問診的沈阿姨攔了下來。一旁的女兒拿出手機,點開“杭州市中醫院”微信公眾號,讓她試試“網際網路醫院”,從功能表欄進入“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復診開方。不到10分鐘,沈阿姨就在手機上完成了掛號、開方、付費,後續只要在家等著藥品配送到府,連出門排隊、取藥的時間都省了。

  像沈阿姨這樣,患者只要選擇“杭州市中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或訂閱號,就能實現“在家看病”。近一個月來,呼吸科、兒科復診量較大,抗病毒中藥製劑及退燒藥物需求最多。

  全國各地都在廣泛開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1月12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其特色是,將資訊化與中醫藥有機結合,打破傳統醫療服務時空距離,滿足新形勢下群眾居家診療、看病購藥需求,實現診療服務再升級、服務內涵再拓展、便民成效再提升。動動手指、足不出戶看專家,讓“資訊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切實提升患者就醫感受。

  在北京,各主要三甲醫院均已開通網際網路診療服務。2022年11月10日,北大腫瘤醫院發佈動態資訊介紹,正式開通“北腫雲病歷”APP初診患者免費諮詢服務;2022年12月8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開通“新冠諮詢”線上服務,實現醫療資源的擴容,為居家患兒提供方便;2022年12月11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表示,共有30個科室已經在網際網路醫院出診,工作日及週末、節假日均開放網際網路診療服務;2022年12月12日,北京朝陽醫院開通“新冠感染線上問診”服務;2022年12月14日,北醫三院表示,北醫三院網際網路醫院(北醫三院APP)現開設“發熱診療專欄”,支援首診開藥……

  在上海,趁著中午時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藥學部審方藥師金磊拿出手機,處理來自網際網路醫院上未審核的處方。目前新華醫院網際網路醫院門診每日的接診量已達此輪疫情前的6倍,共有700多名醫生在網際網路醫院上進行了註冊,覆蓋所有科室,通過排班,確保每天每個科室都有醫生線上。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2022年1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了通知,要求各個醫療機構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按照診療方案,以及居家治療指南,為出現相關症狀的患者提供網際網路診療服務,開具處方,由線下進行藥品配送。

  “通過網際網路醫療,根據診療方案以及居家治療指南,為出現新冠症狀的問診患者開具相應處方,通過線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應的藥品。同時,我們也要求醫療機構提供24小時線上諮詢用藥指導,以及分時段預約診療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削減醫療機構暫態的就診高峰,減少人員聚集,降低患者到醫院就診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焦雅輝表示。“針對非急診情況推動分時段的預約診療,通過這種預約診療,降低和減少到醫院同時就診的人流高峰,分流患者,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通過精準的分時段預約診療,縮短在醫院等候的時間。”

  全國各地出實招

  在國家衛健委發出通知之後,各地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推出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從支付方式到醫院參與方式,從技術手段到宣傳普及,有效吸引廣大群眾參與。

  1月8日,福建省醫保局出臺新冠病毒感染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收費政策,將新冠病毒感染網際網路首診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持續優化“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為患者醫保就醫提供方便。根據新政策,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的患者在該省公立醫療機構網際網路醫院進行首診並線上開具相關症狀處方,首診診查費納入醫保支付,不設個人先行自付比例。同時,新冠病毒感染網際網路處方、藥學服務實行線上線下相同的醫保支付政策,切實保障患者無接觸就醫需求,促進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感染就診人群線上線下合理分流。

  作為上海“一網通辦”總門戶移動端,“隨申辦市民雲”APP全力打造該市新型就醫服務體系,現已接入25家醫院和6個區,向市民推出“網際網路醫院”應用服務,醫保和自費的復診患者本人和綁定親屬關係的家人,體驗線上復診、醫生端可開具處方、報告查詢、患者線上支付藥費、藥品自取或配送到家等多項就醫服務。

  截至目前,廣東省全省三甲醫院已全部開設網際網路醫院,為全省居民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健康醫療服務。數字顯示,2022年12月12日至31日,廣東全省網際網路醫院共服務124.68萬人次,日均服務6.24萬人次。如果按一家醫院1天1萬人次的門急診量來計算,相當於新增設了6家大中型醫院,有效緩解醫院門診壓力,降低就醫交叉感染風險。

  近日,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財政廳、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貫徹實施“乙類乙管”後優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通知》,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政策進行優化調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之日起施行,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通知》要求,住院醫療費用全部納入綜合保障,救治醫院定點範圍擴大到所有收治醫院。

  依託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平臺,湖南省開設了“網際網路醫院”入口,目前已有70家醫院入駐,群眾一鍵即可獲得新冠健康諮詢、就醫指導、預約診療、線上處方、藥品配送等線上醫療服務。點開“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微信公眾號,在熱點服務中就能找到“網際網路醫院專區”。這個專區是湖南省網際網路醫院的統一入口,集中整合發佈全省已審核確認的網際網路醫院和網際網路診療平臺資訊,併為全省群眾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目前已入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等70家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名單還將繼續更新。

  為適應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牽頭開發上線了“健康龍江新冠醫療服務”小程式,匯集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發熱門診、線上藥房等線上醫療健康服務資源,對接線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以醫務人員隊伍為支撐,為新冠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管理指導和醫藥服務。

  提升網際網路醫療質效

  網際網路醫療,既包括實體醫院的“觸網”,也包括很多線上醫療平臺、醫療企業的積極參與,多管齊下,實現提質增效。

  一些地方對網際網路醫療資源進行了很好整合。

  比如廣東,近年來加快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支援有條件的醫院建設網際網路醫院。截至2023年1月4日,入駐“粵健通”微信小程式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平臺的網際網路醫院達160家,覆蓋綜合醫院、中醫、婦幼、口腔、皮膚、眼科、腫瘤、職業健康等不同類型的醫院。登錄“粵健通”微信小程式後,點擊選取相應的網際網路醫院,即可獲得網際網路醫院專家提供的健康諮詢、就醫配藥等服務。

  大量線上醫療平臺的加入,也為病人提供了及時幫助。很多醫生借助這些平臺,與病人實時互動。

  “目前,實體醫院‘觸網’的積極性大增,網際網路醫院已由實體醫院的‘可選項’變為‘必選項’。”微醫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用戶的線上診療習慣不斷增強,醫生參與線上診療服務的意願隨之大幅提升。相關調查顯示,83%的醫生願意嘗試線上診療服務;與疫情前相比,醫生參與線上問診、患者科普、復診續方等服務的頻率和時間投入均有顯著提升。

  2022年12月15日,泰康線上“線上發熱門診”上線,由泰康海南網際網路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計服務超8000人次,在助力緩解線下醫療資源緊張,幫助新冠相關輕症患者及時就醫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所有在泰康線上“三端一微”的客戶,均可享受足不出戶的遠端醫療諮詢及配藥需求。其中,線上問診承諾全天候服務,隨時響應諮詢問診需要。此外,線上問診還擴增了兒科、婦産科、骨科等科室的醫療諮詢服務,滿足客戶多種疾病併發的就醫需求,同時藥品品類豐富,包括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各類炎症等常見疾病的藥物。

  1月6日,“陜健醫集團新冠防治網上諮詢服務資訊化平臺”上線。據了解,該平臺由陜健醫集團聯合優享健康合力打造,作為一家國企醫療集團企業,陜健醫集團通過整合下屬66家國企醫療機構呼吸內科、感染科、兒科醫生資源,運用“網際網路+醫療”思維,簡化問診流程,讓醫療諮詢服務突破時間、地域局限,解決新冠患者特殊時期就醫掛號難、與醫生溝通不方便的問題,全面提升患者就醫諮詢體驗,讓醫療服務變得觸手可及。據介紹,目前該諮詢平臺已開通呼吸內科、感染科、兒科3個科室,有100多名醫生專家入駐諮詢平臺。諮詢平臺為不方便出門的患者提供語音、圖文、視頻3種方式的問診諮詢服務。

  1月11日,“強國醫生”首個心理健康服務“好心情健康”小程式上線,提供心理健康測評、線上問診、極速提問等多種心理健康服務,心理問題實現實時線上問診、諮詢。“好心情健康”是心理醫療和健康數字化服務平臺,目前註冊醫生5萬餘名,其中臨床精神心理科醫生逾4萬名,通過智慧化、數字化和專業化的臨床技術,提供線上和線下心理醫療服務。在強國醫生“好心情健康”小程式中,“首頁”有線上問診、復診開藥、量表測評、極速提問等功能。

  以推進開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為契機,許多地方創新模式、深化延伸線上服務,進一步方便患者線上就醫,切實提升網際網路醫療質效。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屠志濤介紹,目前北京可開展新冠症狀網際網路首診並給予價格和醫保政策支援,公立醫療機構可線上提供新冠相關症狀的首診服務,按照線下醫事服務費價格政策執行,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與線下報銷標準一致。北京還積極推進醫保線上支付功能,實現全程脫卡結算,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浙江省醫保局副局長徐偉偉介紹,為了方便患者,近期浙江醫保部門推出了“患者線上就醫、藥品線下配送、醫保線上支付”就醫新模式,擴大線上就醫配藥可以報銷的醫院、藥店範圍,優先將治療發熱、咳嗽等醫藥費用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12種慢性病治療費用納入“網際網路+醫保”直接結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