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説到做到,美國出爾反爾—— | 且看美國人權系列(二)

2022-05-27 14:21: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英國知名主持人傑裏米克拉克森曾上演過一齣“名場面”:他在一幅世界地圖前説要告訴大家一個實現世界和平的方法,然後他直接把地圖上美國那部分撕下來,扔進了垃圾桶。

  雖然這只是脫口秀中的一個調侃橋段,但它在全球觀眾中引起的廣泛共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們對誰是當今世界最大亂源心知肚明。

  中國保持了定力,美國剛好相反

  作為“世界最大亂源”的美國,最近又不消停了。這次他們興風作浪的地方是亞太區域,使的花招則又是打“臺灣牌”。

  5月23日,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語出驚人——當在記者會上被問及“你願意軍事介入保衛臺灣嗎?”這個敏感問題時,拜登並沒有如往屆美國總統那樣提出異議或拒絕直接回答,而是直言:“是的,這是我們作出的承諾。”

  雖然白宮官員後來收回了這一説法,拜登也往回“找補”稱美國對臺政策“完全沒有變化”,但他的“失言”引發的輿論譁然,也令其更受爭議。

  事實上,美國近期已不止一次在臺海問題上搞小動作。例如,美國副國務卿布賴恩麥基恩上個月初曾當面向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提出,應讓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

  WHA對涉臺問題早有定論,也已連續多年拒絕討論涉臺提案,美國當然不會不知道,但卻執意繼續操弄此議題,無非是想在海峽兩岸乃至太平洋兩岸“拱火”,製造亂局,這顯然是看不清形勢、不遵守承諾的表現。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通電話時,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並強調“中方必將採取堅定行動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我們説到做到”。

  在臺灣問題上,中方多次向世界表示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面對美方百般挑釁,中方的確保持了定力。“説到做到”四個字,是中國維護地區及全球安全和穩定的關鍵,而與此相反,美方在全球煽風點火的秘訣則是“説到做不到”,如果也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出爾反爾”。

  美國幹的出爾反爾之事,實在太多了

  199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在與時任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會談時承諾北約不會東擴,並説出了那句名言:“絕不往東一英寸。”

  然而現在我們看到,冷戰後北約往東豈止“一英寸”?1999年後,北約在美國主導下歷經5次東擴,成員國從16個增加到30個,向東推進了上千公里,如今又對芬蘭和瑞典張開懷抱,兵鋒已直抵俄羅斯邊境。

  若非美國和北約當初對烏克蘭開出的“空頭支票”,俄烏矛盾恐怕不會發展到如今這般地步。去年4月,美國防長在電話中對烏克蘭防長承諾,一旦烏克蘭與俄羅斯發生衝突,烏方將得到美方的支援。

  但等到俄烏衝突真的爆發後,美國卻只是“隔岸觀火”並“火上澆油”,拜登也多次表態稱不會為了烏克蘭而與俄羅斯兵戎相見,這與烏方之前設想的所謂“美方支援”恐怕大相徑庭。

  11年前,敘利亞危機爆發,自詡“反恐先鋒”的美國積極插手敘利亞內政,以“反恐”之名加強在敘軍事存在,聲稱要促進敘利亞所謂“民主進程”。

  11年後,五角大樓公佈的一份姍姍來遲的調查報告稱,美軍于2019年在敘利亞實施的那次造成數十名平民死亡的空襲“沒有違反戰爭法”,因此“沒有人需要負責”。這再次印證了敘利亞政治問題專家阿什卡爾所説的,美軍其他壞心思都實現了,“卻唯獨沒實現所謂民主”。

  2015年7月,伊朗終於與美、英、法、俄、中、德等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

  此後不到三年,美國就于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新增了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如今對於美伊兩國恢復履約問題,美國依然在拖延……

  美國只在乎霸權,不在乎信譽

  美國常以“人權燈塔”自居,但須知,首要的基本人權就是生存權和發展權。當美國點燃俄烏衝突的導火索、在敘利亞肆意轟炸平民時,這些地區民眾的生存權顯然不在“燈塔”照射範圍內;當美國對伊朗和古巴等國終日揮舞制裁大棒、對中國新疆地區“潑臟水”時,這些地區民眾的發展權美國顯然也不在乎。

  美國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霸權”,為此不惜以自身信譽為代價,一次次做出背信棄義之舉,在經貿領域也是如此。奧巴馬政府曾力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特朗普上臺後第一時間就宣佈美國退出TPP,令美國的一眾貿易夥伴大失所望。

  然而為了圍堵中國經濟的需要,在最近的亞洲之行中,拜登在東京又高調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聲稱此舉“將書寫21世紀新的經濟規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還揚言:“IPEF傳遞出的強有力的信號,北京是能夠聽到的。”

  中國是許多亞太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地區貿易本來就蒸蒸日上,而這卻成了美國所不樂見的,非要來添點亂不可,但法國《回聲報》一針見血地指出,東盟國家想要的就是“貿易、貿易、貿易”,拜登政府卻“什麼也提供不了”——在貿易問題上,華盛頓未作任何讓步。

  這次,美國連“説”都説不到了。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