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2022-04-25 09:1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當日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

  在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黨員、幹部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志,增長才幹;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日子,帶著總書記的“希望”,我們來聽聽他們與書的故事……

  修身養志,增長才幹

  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在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鎮綜合文化站讀書閱覽室裏,一場“書香機關”讀書分享會如期而至。平日工作繁忙的機關幹部圍坐在一起,重讀經典紅色故事,分享基層工作體會。

  這是近年來吉林省營造“書香機關”氛圍、提高幹部隊伍素質中的一幕。早在兩年前,吉林省直機關工委就發出讀書倡議,號召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此後,吉林各級黨組織抓住世界讀書日、青年節、建黨日、國慶節等節點,開展讀書演講、經典誦讀、讀書徵文、知識競賽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營造濃厚讀書氛圍。

  為迎接今年世界讀書日,吉林楊靖宇幹部學院開展“讀紅色書籍,傳紅色精神”讀書鑒賞活動,利用學院圖書館豐富的紅色資源文獻,激發全體教職工“讀好書、勤思考、善總結”的學習熱情……參加工作多年的黨員幹部,通過一次次讀書分享活動,交流讀書心得,收穫成長。

  在基層黨組織裏,黨員幹部讀書氛圍也越來越濃。

  機器轟鳴,生産線高速運轉,工人們忙碌操作。吉林省實現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後,吉林化纖集團也在陸續復工復産,黨員幹部衝鋒在一線。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加強思想建設,在生産之餘,企業黨組織線上上舉行了豐富的讀書活動。

  企業黨委書記宋德武是愛讀書的人。他説,“愛讀書、讀好書”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黨員幹部是最積極的閱讀愛好者。企業近年來加大對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經費投入,每個月還會制定黨員學習計劃。除了傳統圖書角,企業發揮“學習強國”平臺功能,開設微黨課、黨規黨紀等7個學習專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學術、知識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聯繫實際,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學以致用。在吉林省機關、企業中,黨員幹部紛紛踐行這樣的理念。吉林化纖集團黨員柳長青就是受書本啟發,研發了新的全自動毛條生産線,提高生産效率,減少人力勞作成本。黨員幹部閱讀專業書籍吸收基層治理先進經驗,在發展新經濟、新業態中大展身手……理論儲備越積越厚,振興發展的路越走越寬。

  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為迎接世界讀書日,河北省新河縣組織各中小學校以“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和“悅讀之城書香新河”活動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新河縣飛馬實驗小學將世界讀書日主題閱讀活動、常態化個性閱讀和語文課堂相結合,向各班發放了《永遠跟黨走 奮鬥新征程》讀本等圖書,並舉辦“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好書推薦活動,讓書香溢滿校園,讓書香潤澤童心,讓閱讀陪伴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通過舉辦閱讀活動,我校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以後將開展更多引導學生更加熱愛學習、熱愛閱讀的活動。”校長付玉昕説。

  草長鶯飛,陜西省延安市文安驛鎮中心小學教室裏不時傳來清朗的讀書聲。三年級的惠文蜻正在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愚公移山》告訴我們,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才能取得勝利……”

  鼓勵閱讀、討論分享、融會貫通,這是負責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高文慧老師的三大法寶。週末她會鼓勵學生回家學習寓言故事,在第二周的“讀書交流會”上分享心得,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學會很多人生道理。

  “從閱讀優秀文章入手,將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課上掌握方法,課後進行實踐。”高文慧老師説,文安驛鎮中心小學是鄉村學校,學生由於家庭條件等客觀因素,知識面沒有打開,視野不開闊,所以閱讀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和平臺。學校開設每週兩次的閱讀社團活動,全校120多名小學生都會開心地加入其中,很少有人缺席。

  從這些活動中,她深刻感受到,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從娃娃抓起,閱讀讓學生更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鼓舞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在黃山腳下的黎陽老街,一座歷經歲月沉澱近300年的徽派老宅隱于鬧市之中。而今,它已成為一座傳統與現代疊加、閱讀與文旅兼具的複合型城市閱讀空間——佔川書局。

  2017年前,書局發起人戴曉亮就與這座老宅有過一眼之緣。“當時就想,好的文物要賦予它新意義。”有著十幾年書店經營經驗的戴曉亮決定用閱讀“活化”老宅。

  2019年起,老宅的保護性修復改造工程啟動。2020年10月,佔川書局開放,成為安徽省首個徽州文化主題圖書館,也是黃山市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

  “活化”後的老宅變身成融古典與現代于一身的文藝書店,佔地1200平方米,藏書總量超13000冊,還與黃山市圖書館打通一體化服務,實行通借通還,引進數字化閱讀設備,拓寬了當地城市閱讀空間的服務業態。

  走進書局,讀者總能尋到一方舒適角落。老墻下的圓桌是大學老師郭飛固定的座位。喜愛文史的他每週都會來書店打卡,在這裡閱讀讓他感覺更愉悅、更高效。天井下有個兒童閱讀區,一個叫嘟嘟的小讀者人小但“閱齡”很長。書店剛開業時,還不會走路的嘟嘟每週都會跟著媽媽來打卡,一直到現在。每當看到他坐在天井下翻書,戴曉亮都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棒的事。

  閱讀推廣和文化傳承在這裡共生,佔川書局逐漸成為“網紅書店”。2021年國慶期間,佔川書局與屯溪詩歌協會還聯合舉辦了一場“黃山詩歌之夜”,2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讀詩品詩,臺下近兩千人靜靜聆聽,有特意前來的詩歌愛好者,有駐足停留的市民、遊客,也有剛剛卸下疲憊的快遞小哥、環衛工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説,人民群眾多讀書,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會厚重起來、深邃起來。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

  建設書香社會,我們一直在路上。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9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前不久,文旅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

  人們漸漸發現,實體書店經包裝不斷煥發新活力;聽書App、電子閱讀、5G閱讀等拓寬讀書新渠道;盲盒書、打卡讀書等活動增添趣味性……近十年國家對全民閱讀基礎設施投入在持續加大,越來越多的人在閱讀中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在閱讀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代代傳承。(參與記者王曉)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