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整體系統地認識網路安全與發展

2022-04-18 21:33:00
來源:法治網
字號

  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人民,建設網路良好生態,必須從整體上系統性理解和把握“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

  深刻認識網路安全的整體性,協調統籌各領域各環節保障力量。

  當前,網路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網路已成為水電氣一樣的基礎設施,成為人們學習、消費及出行的重要途徑。網路安全不僅僅涉及網路本身,對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等其他國家安全領域也至關重要。需要在建設、運營、維護、使用各環節,在設施、管理、人員、應急各領域,在物防、技防、人防各方面統一形成網路安全保障力量。

  密切關注網路安全的動態性,“關鍵少數”要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過去分散獨立的網路變得高度關聯、相互依賴,網路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不斷變化,那種依靠裝幾個安全設備和安全軟體就想永保安全的想法已不合時宜,需要樹立動態、綜合的防護理念。”隨著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進程已經擴展到政務、民生、實體經濟等各個領域,網路安全問題也無處不在、隨時變化。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提升對網際網路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使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數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主動適應網路安全的開放性,實行網際網路領域更高水準開放。

  “國際社會應該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對外開放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數字經濟和網路安全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的數字經濟和網路空間也會越來越開放。網路不開放就不是網路,網路不安全就無法開放。各國在網路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都非常注重網路安全,加強與世界先進水準的開放和交流,對於我國網路安全既有倒逼效應和協同效應,也有牽引方向和塑造動力的作用。

  注意把握網路安全的相對性,科學辯證對待網路科技和應用。

  “沒有絕對安全,要立足基本國情保安全,避免不計成本追求絕對安全,那樣不僅會背上沉重負擔,甚至可能顧此失彼”。網路安全的相對性是指安全的標準並不絕對,不同場景下的安全標準、安全檢測是不一樣的。這本質上仍是要求處理好網路技術發展與網路安全之間的矛盾,即通過對網路科技以及應用的有效監管,為網路事業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同時,通過量子通信、人工智慧+網路安全等技術的創新與研發,強化網路風險探知能力,佔領網路安全制高點。

  全面理解網路安全的共同性,全社會要一致遵守安全規範。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網路安全不僅是黨和政府需要面對的問題,也與社會成員息息相關,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部門、個人、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等,必須共同遵守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法律規範,在享受權益的同時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同時,網路安全企業也應當積極承擔起研發、創新任務,擔當起網路安全核心技術突破的主力軍作用,守護好網路安全底線。

  作者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