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加固網路安全“堤壩” 守牢數字發展“紅利”

2022-02-18 22:29:00
來源:宿遷網
字號

  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修訂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2月15日起開始施行。修訂後的《辦法》不僅增加了網路平臺運營者,還增加了多項數據安全相關條文,對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更高、覆蓋對象的範圍更廣、審查指標更加量化。

  萬物互聯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便利和風險共生,網路安全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作,廣大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在維護網路安全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網路綜合治理體系,各方面齊抓共管,共築網路安全防線,築牢網路安全“籬笆墻”。修訂後施行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無疑有助於加固網路安全“堤壩”,守牢數字發展“紅利”。

  架設“高壓線”,守牢網路安全理念。《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網路安全報告》指出,近年來網路産品和服務供應鏈安全形勢愈加嚴峻,針對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資訊竊取、攻擊破壞等惡意活動持續增加,針對數據的網路攻擊以及數據濫用問題日趨嚴重。在相繼出臺並施行《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顯示出我國進一步保障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也體現了國家對網路安全審查的重視,表明瞭網路安全審查制度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對實現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紮緊“籬笆墻”,守住數字發展紅利。修訂後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不僅將網路平臺運營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等情形納入網路安全審查範圍,明確要求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資訊的網路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申報網路安全審查,而且對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審查重點評估的國家安全風險因素也進行了擴充,同時將特別審查程式的期限由原來的45個工作日延長至90個工作日,並新增關於當事人在審查期間的義務的規定。這既標誌著網際網路領域基礎性法規框架體系進一步完善,也意味著網際網路法規更細化、更縝密,更有望堵住資訊化、數字化發展的安全漏洞,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路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劃定“責任區”,構建規範治理格局。正如有關專業人士指出,推行網路安全審查,加強風險識別和控制,是當前世界各主要國家防範網路安全風險的通行做法,是有效應對數字社會、平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類新型網路安全風險,對切實維護我國國家網路主權和安全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相關法律規範日臻完善,既是給相關網路主體劃定了“責任區”,也必然要求相關各方強化執行力,進一步壓實責任。特別是網路平臺運營者,作為維護網路安全、國家安全的重要責任主體,要增強安全意識、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自覺、主動將安全風險關口前移、把牢,努力構建網路安全發展新格局。(何渠)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