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京彩好評:以“政策肥水”滋養市場主體“發展春天”

2022-03-09 20:02:00
來源:宣講家網
字號

  實施新的稅費結合扶持政策,堅持減稅與退稅並重;繼續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提供融資支援;強化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翻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攸關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措施豐富且殷實,充分彰顯了政府為企業紓困、穩就業保民生的堅定決心和積極作為,能夠有效提振企業克難奮進的勇氣和信心。

  市場主體是經濟增長的微觀載體,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承載著數億人就業創業,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産力。2021年,在世紀疫情衝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的情形下,我國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1萬億元,“十三五”以來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8.6萬億元,宏觀稅負由2012年的18.7%預計降至2021年的15.2%左右,助力企業“輕裝上陣”;深化“放管服”等改革,出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我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從2013年的第91位躍升至第31位,凈化企業發展的“綠水青山”,護航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5億戶,促進實現了穩增長、保就業、防通脹,為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14萬億元提供強大支撐。

  市場主體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又絕非偶然,這背後是黨和政府積極回應企業發展所需所盼,以源源不斷的“政策肥水”助力挺過充滿挑戰的“發展寒冬”。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要實現經濟發展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關鍵是要穩住市場主體,以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政策杠桿”,幫助市場主體減輕負擔、積蓄力量、穩健發展。

  “扶開工再送一程”,瞄準市場主體需求精準滴灌。市場主體生存下去、發展起來還面臨著新的風險挑戰,政策支援若“一篙鬆勁”就會導致企業發展“退千尋”的結果,必須強化“扶開工再送一程”的支援力度。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強化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率由75%提高到100%。同時,將延續實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措施;針對受疫情影響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等特殊困難行業,研究精準幫扶的減稅降費措施。中央財政也將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援,補助資金直達市縣。用“萬人操弓,共射一招”“一竿子插到底”等精準滴灌的政策支援方式,為市場主體發展吃下“定心丸”。

  “好鋼用在刀刃上”,把寶貴政策用在市場主體發展緊要處。要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援,尤其是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援,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強化“金融活水”的滋潤。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最大增幅昭示更大決心,要落實好各級政府堅持過緊日子的要求,以節用裕民暢通市場主體發展的“血脈”,換來企業發展的“好日子”。除了資金支援以外,要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消除各種隱性成本、制度壁壘,為市場主體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用好每一個“政策杠桿”,撬開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必將形成“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迴圈。

  驚蟄已過,春日漸暖。把市場主體的呼聲記到心裏,把滿足市場主體需求寫進報告,把所有“政策肥水”澆灌到實處,讓1.5億戶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奮發作為,必將滋養出市場主體“發展春天”,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