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三次“下團組”,習近平這樣強調“安全”

2022-03-09 19:49: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全國兩會日程過半。3月5日內蒙古代表團、3月6日政協聯組會、3月7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三天與代表委員面對面共商國是。面對國內外的複雜形勢,總書記三次“下團組”都提到了“安全”問題。

  能源安全:“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傢夥先扔了”

三次“下團組”,習近平這樣強調“安全”

  內蒙古是産煤大省。今年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重點強調了“能源安全”問題。

  過去一段時間,在全國上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努力的過程中,有些地方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

  總書記看在眼裏:“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習近平總書記説:“‘雙碳’目標是全國來看的,哪減,哪清零,哪還能保留,甚至哪要作為保能源的措施還要增加,都要從全國角度來衡量。”

  總書記諄諄叮囑:“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傢夥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傢夥還沒拿到手,這不行。既要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證我們的生産生活正常進行。”

  一個多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減排不是減生産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這句話總書記在那次集體學習時講過,這次在內蒙古代表團又強調了一遍。

  糧食安全:“養活中國要靠自己”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關係國家經濟的大賬本、國家安全的大戰略。在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糧食安全”問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三次“下團組”,習近平這樣強調“安全”

  “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

  總書記指出:“土地現在不種大豆,不種玉米,不種棉花,到時候國際市場不好了咱們再種過來,談何容易啊!沒有三五年能轉過來嗎?”他要求,“必須保持自主性,保證一個可控的自給量、自給率。”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一些地方在耕地佔補平衡上弄虛作假,搞‘狸貓換太子’”;有的地方自認為有搞綠化的“尚方寶劍”,沒有湖非要佔用良田挖個湖。習近平總書記痛斥這種做法:“農田就是農田,農田必須是良田。決不允許任何人在耕地保護上搞變通、做手腳,‘崽賣爺田心不疼’。”

  18億畝耕地,是關係國家命脈的安全線。有的認為不用18億畝那麼多,只要提高科技水準就行了。總書記説:“這是站著説話不腰疼啊!一點預留都沒有怎麼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數才行。這是‘國之大者’!”

  “要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央要和各地簽訂耕地保護“軍令狀”,嚴格考核、終身追責,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

  國家安全:“保持國家安全穩定”

  在今年兩會“下團組”時,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了他對國內外形勢的最新研判: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總書記深刻揭示我國發展五個方面的戰略性有利條件,指出我們要既正視困難又堅定信心,發揚歷史主動精神,迎難而上,敢於鬥爭,砥礪前行,奮發有為。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複雜形勢面前,國家安全更顯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在他看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

  在今年1月初向全軍發佈的開訓動員令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軍“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和軍事鬥爭形勢變化”,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大力推進戰訓耦合,大力推進體系練兵,大力推進科技練兵,全面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練就能戰善戰的精兵勁旅。

三次“下團組”,習近平這樣強調“安全”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再次強調,全軍要抓緊抓實備戰打仗工作,協助地方做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工作,及時有效處置各種突發情況,保持國家安全穩定,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