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向總書記“曬”家常】疫情在哪出現,我就出現在哪

2022-03-09 19:49: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編者按: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和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面對面交流,聽民聲、話家常。每一份問候與囑託,都滿含關懷與期待。

  2022年全國兩會,央廣網推出特別策劃《我向總書記“曬”家常》,講述基層代表委員牢記囑託、履職參政的故事。

  講述人:吳浩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基層,是我2021年工作和生活的關鍵詞。無論是作為醫務工作者,還是全國政協委員,我都把“根”紮在了基層。

  2021年,國內疫情零星散發,我有11個月輾轉在各地抗疫一線。河北石家莊、雲南瑞麗、遼寧營口、江蘇南京……即使沒有記錄在本子上,我也能準確説出去過的每一個地方、到達和離開的日期。

  今年全國兩會,我依舊關注基層醫療。只有把基層醫療工作做好,把全科醫學體系建設起來,把全科醫生培養出來,才能把疫病扼殺在萌芽之中,造福更多老百姓。

  吳浩參加2022年全國兩會(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説起全國兩會,我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3月6日那個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我所在的醫藥衛生界別。會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分享了對做好基層衛生工作的想法。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後,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我們都能感受到,總書記特別關心基層衛生工作,掛念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

  當時,我還在北京豐臺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幹得最多的就是基層疫情防控,所以對總書記的講話有著切身體會。我一直認為,所謂“精準”,不是單純地指面積小,不是隔離一間屋子、一棟樓,而是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環境等進行綜合研判,是遵循科學做正確的事情。

  吳浩在疫情防控一線(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每到一個地方處置疫情,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區防控現場,用已知的情況去判斷未知的風險,預測病例可能出現在哪、哪些人需要管控。

  2022年1月,北京地區疫情呈多點散發態勢。當時,春節和冬奧會臨近,奧密克戎和德爾塔病毒帶來雙重挑戰。我們利用技術手段,對超大型城市採取電子圍欄技術,成功對風險人群進行精準管控,沒有對大規模人群流動進行限制,讓更多人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精準!我們要用最小的代價換最大的收益。

  社區醫院一直衝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作為其中一員,為社區醫院發聲,我感到責任重大。同時,我也是大學教授,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我們總結疫情防控經驗,推出疫情防控手冊、指引、方案,事實證明是管用的。努力沒有白費,讓我覺得幸福感滿滿。

  監製:王薇 趙凈

  記者:田甜

  海報:張慧玲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