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讓“有溫度”的民生增幸福

2022-03-09 20:02:00
來源:蘇州新聞網
字號

  □李群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及時回應民生關切。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係國運。做好民生工作,就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就需要我們一諾千金,説到做到,不開空頭支票,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半拉子工程,讓每一件民生實事都發揮最好最大的效果。

  如果以時間為“經”,以一個個民生故事為“緯”,我們就會發現,過去一年,是一幅億萬中國人民收穫美好生活、精彩人生的織錦:“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惠及近千萬家庭”“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額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萬在校生”“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數字的背後,是億萬人民幸福的提升。民生改善快步向前,社會事業改革凸顯成色十足的“含金量”,政府為百姓送上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惠,也帶來熱騰騰的希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沒有盡頭,改善民生的工作永無窮期。所以,經濟發展每前進一步,民生改善就要跟進一步。2022年,“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強化網路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長長的清單上,樁樁件件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都是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一個個紮實有料的民生“大禮包”,實實在在地體現了“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越是關鍵節點,越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以“關鍵小事”為改善民生的切入點,踏實為群眾解決每一件小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我們永遠在路上。這就要求各級幹部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為民的價值取向、民生優先的行動指向、民意為重的評價導向,補好民生“欠賬”、不欠民生“新賬”、算好民心“大賬”。政策有溫度,執行有力度,思維有角度,就不怕事情有難度。“一件接著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人民的美好生活夢想必將不斷照進現實。

  民生存在於每一件小事,億萬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在全國兩會上匯聚更多智慧與共識,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將為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李群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