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非洲媒體批評美方擬舉行所謂“領導人民主峰會”——西方國家無權壟斷民主標準

2021-12-10 21: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針對美國倡議舉行所謂“領導人民主峰會”,非洲多國主流媒體近日紛紛刊發評論文章,批評美方此舉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毫無意義,其目的是維護自身霸權,將破壞世界和平和團結。西方國家無權壟斷“民主國家”的定義和標準,各國都應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道路。

  “民主峰會”破壞和平

  南非國家電視臺網站刊文稱,美國即將舉辦的“領導人民主峰會”極具爭議,許多重要國家都沒有收到邀請。“峰會”的邀請函似乎是一種“認可證書”,美國試圖讓世界覺得,美國的認可比峰會本身還重要。鋻於此,美國精心挑選的所謂“民主國家”,可能將參加一場毫無意義的會議。

  “美國糟糕的外交政策再次破壞了全球和平,將導致世界陷入分裂。”文章提到,長期以來,美國濫用其大國地位,對他國實施懲罰性經濟制裁,甚至悍然入侵主權國家,推動政權更疊。如今美國非常清楚,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正在減弱,特別是美國從阿富汗倉皇撤軍讓許多國家懷疑,美國是否還值得信任。美國組織所謂“領導人民主峰會”,其目的是形成遏制中國影響力的鏈條,維護美國在單極世界的權威。

  文章認為,“峰會”註定失敗。當今世界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多邊主義是世界潮流,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國家,都不願意陷入新冷戰,在美國的挑撥下與中國對抗。中國發展振興的步伐勢不可擋,美國必須學會與中國和平共處。

  坦尚尼亞《公民報》評論文章説,新冠肺炎疫情給非洲造成嚴重的健康和經濟危機,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應該團結全球抗疫力量,實施促進全球發展的計劃,這比組織“峰會”更有意義。

  西式民主水土不服

  尼日利亞《高級時報》刊文稱,非洲國家獨立後,西方國家通過脅迫方式,以拒絕提供援助相威脅,推動非洲國家實現所謂的“民主過渡”,讓非洲的經濟改革更加符合西方利益。非洲國家因此失去了控制本國經濟的部分權力,這剝奪了非洲國家政府真正實現民主、造福社會的能力。西方國家打造的民主理論和發展方式,在非洲大陸的實踐中並未成功。

  文章強調,民主制度為人類提供實現政治、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和平環境。然而,只有首先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經濟需求,民主的理想才能真正實現,否則民主只能是空想。民主的實質比形式更加重要,非洲的民主制度需要滿足本國人民的願望,而不是讓輸出民主的西方國家受益。

  民主制度豐富多樣

  波札那《週末郵報》注意到,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西方國家試圖以意識形態劃線,通過抨擊中國的民主形式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這種貼標簽的行為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表現。

  文章認為,各國國情千差萬別,民主的具體實踐也豐富多彩,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本國人民是否有廣泛參與國家治理的權利,本國人民是否滿意、是否幸福。一些西方國家用自己制定的標準來評價中國的民主政治,但他們並不了解中國的國情,並産生了偏見與誤解。

  “中國經驗證明,世界上不應只有一種民主制度。”文章提到,中國共産黨自誕生起就追求中國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是一種全過程、最廣泛的民主,體現人民意志,符合中國國情,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正不斷彰顯其有效性和優越性,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成就、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就是力證。

  文章強調,西方無權壟斷“民主國家”的定義,各國都應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道路。如果地球上只有一種模式、一種文明,這個世界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經濟日報記者 田士達)

[責任編輯:商林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