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麗連雲宜居宜遊 為民實事塑造“山海大公園”

2021-12-10 20:33:00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字號

  

  依山傍海的黃窩村成為宜居宜遊新典範。張言華攝

  12月10日,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黃窩村村民們在黨群服務中心廣場上舞龍舞獅、載歌載舞,喜慶的表演映襯著“紅瓦白墻”的整體村貌,引來遊客們駐足感受新農村的火熱氛圍。依山傍海的黃窩村,在旱廁改造、污水系統更新、生態停車場建設等一連串為民實事落地後,一躍變身“AAA景區”“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連雲區位於新亞歐大陸橋最東端,是江蘇省唯一的海濱城區。山海相擁,島港環抱,連雲區正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引領,以“宜居宜遊”新思路,積極探索生態惠民、綠色發展新道路,全力打造主客共用的“江蘇山海大公園”。

  

  市場河綜合治理為兩岸群眾生活解憂添色。朱華南攝

  河渠治理打造水美連雲

  “以前路過都要快走幾步,一下大雨,就會淤積垃圾和綠藻,甚至一路漫到小區裏。”楊海燕既是市場河沿岸老舊小區的居民,又是該區域的河道保潔人員。“沒想到,往日的臭水溝竟成了新景觀。”

  近期連雲區投入250余萬元,內外兼修開展市場河整治工程。除開展垃圾清理、河道清淤外,還通過鋪設六角護坡磚、新建倣木護欄、打造人工水上浮島等,構建河道景觀。同時新建下水道600余米,既解決了老舊小區雨季泄洪的“老大難”,又幫助實現雨污分離,極大改善沿岸群眾的居住環境。據了解,截至目前,包括市場河在內的10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切實以治理成效回應群眾關切。

  今年以來,連雲區大力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從點源、面源、內源和生態修復4個方面,實施清淤疏浚、岸坡修復、截污納管、生態治理4大工程,並按照“一級A”標準,完成全區5個污水處理站的改造提升,全面消除水體黑臭,從質上改善人居環境,讓“河清岸綠”成為美麗連雲新標簽。

  

  “黑金”産業園開出幸福花。朱華南攝

  産業疊加賦能美麗鄉村

  “給黑金産業配上大紅花”,是程圩紫菜工業園宣傳冊上的新標語。下了高架橋拐入園區,一排排標準廠房映入眼簾,這裡的23家紫菜加工企業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産。它們一頭連著超過2萬畝的海洋牧場,一頭連著海內外的海苔市場,40余條生産線年加工成品紫菜超過3億張,年産值過億元。

  走過廠房區,迎面而來的是320畝“芳草園”花卉苗圃,在海棠花期裏是市民賞花遊玩的好去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園區聚焦“海苔”“海棠”做文章,串聯特色農業鋪設鄉村遊線路。遊客可以在徜徉花海的同時,了解紫菜從殼孢放散到海水養殖,及一次、二次加工全過程,切實以宜工宜農宜遊新業態,擦亮省級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示範基地金字招牌。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近年來,連雲區按照“一座標準化工業園區、一套現代化農業體系、一條綜合性旅遊環線”的高標準,不斷促成産業基地、村落民居和自然風光有機整合,努力讓農業成為家家有奔頭的産業,農村成為人人都羨慕的居所。

  

  北固山公園成為市民健身休閒好去處。張言華攝

  景觀升級繪製綠意山海

  “老年人喜歡早起鍛鍊,白天再帶著小孫子去曬曬太陽。”家住西園小區的章鳳霞阿姨對新建成的“西園遊園”讚不絕口。佔地4000余平方米的西園遊園以開放式街頭綠地為基礎,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鋪設透水混凝土等現代化遊園建設素材,配有兒童遊樂組合器材和消防知識主題宣傳欄,建成後輻射周邊老舊小區近萬名群眾。

  推窗可見,抬腳可進。除在居民集中區域穿插“口袋公園”外,連雲區還先後實施新絲路零點公園、高公道海濱文化廣場、北固山公園、“在海一方”公園提升改造等大型公園建設項目。目前連雲建成區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覆蓋率已超80%,市民群眾的戶外活動空間得到進一步提升優化。

  不負資源稟賦,矢志向海圖強,連雲區宜居城市建設捷報頻傳。一體推進西連島綜合開發、中山路南側山坡疏解提升、雲山片區綜合開發、鹼渣池治理,景觀綠化、路域環境、棚戶區改造等等讓城市形象煥然一新,一個海濱特色鮮明、綠色生態宜居、功能配套完善、安全幸福和諧的濱海城區正愈加閃耀在黃海之濱。(易敏)

[責任編輯:商林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