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國際時評:“看空”中國經濟者何以頻頻“落空”

2021-10-10 21:0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看空”中國經濟者何以頻頻“落空”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美國媒體日前報道,一些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説,中國的投資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樂觀”。這些華爾街機構認為,中國市場“大到無法忽視”,中國股市“低估到不應錯過”。如何讀懂中國經濟,準確研判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界和政治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回顧中國經濟騰飛的進程,不難發現,唱衰中國的雜音從未消停。然而,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看空”中國者被中國經濟的實際表現一再“打臉”。事實證明,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有自己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經驗。西方經濟學界和政界如果不破除陳舊的思維桎梏、不放下傲慢和偏見,很難讀懂中國經濟。

  推動經濟發展,中國既有戰略定力,又善於應變求變。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開局之年,面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帶來的風險挑戰,中國既保持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中國去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12.7%,彰顯強大韌性,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動力和信心。柬埔寨參議院主席賽衝認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促進中國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特別是對中國經濟實現更可持續、更有韌性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推動經濟發展,中國既有政策工具,又有創新活力。為催生新發展動能,中國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放管服”推動企業創業創新,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優化和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多措並舉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為激發新發展活力,中國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實施,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部署,不斷將改革向更深層次推進。為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國同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外商投資法,持續減少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有序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一系列真招實策彰顯決心和定力,贏得國際高度認可。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説,中國把主要精力放在苦練內功上。“這既是中國的正確選擇,也是中國能持續抗壓的力量源泉。”

  推動經濟發展,中國既有合作之誠,又有共贏之實。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中,始終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推動自身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面對逆全球化思潮,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消博會成為與世界共用機遇的新平臺,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合作機制走深走實,“一帶一路”更是成為繁榮之路、創新之路、健康之路、綠色之路,串起沿線國家的發展夢想。中國以實際行動和世界共創機遇、共用機遇,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全球範圍內,很多有識之士深刻意識到,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對全球經濟具有積極意義,渲染“脫鉤論”“中國威脅論”之類聲音不得人心。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有美國媒體感慨:“中國過去一直無視看跌預測,保持經濟強勁增長。”這背後體現出,“看空”中國的論調已越來越沒有市場,那些執迷於此的人,其所謂預測註定“落空”。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