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竹林裏的空氣能變錢

2021-08-08 11:0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竹林裏的空氣能變錢

  竹林裏的空氣能變錢?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統裏村村民楊忠勇就是見證者和受益者:“做夢也不會想到,竹林裏的空氣能質押貸款37萬元。”

  中國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資源量和種類均居世界首位。安吉縣以立竹量、商品竹年産量、竹業年産值、竹製品年出口額、竹業經濟綜合實力五個全國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竹鄉”。

  早在2010年,安吉就與專業學術機構合作進行竹林碳匯研究,建設了高度40米的毛竹林碳匯通量觀測塔,塔內輻射感測器、光三維超聲風速儀、二氧化碳水汽分析儀等科學探測儀器,能全自動、全天候採集竹林不同冠層的二氧化碳濃度等竹林生態系統的翔實數據,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形成了《竹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等研究成果。

  安吉農商銀行是“湖州市綠色金融改革與服務創新示範點”,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在安吉縣率先落地見效,依據上述研究成果,敢闖敢試第一個“吃螃蟹”:對報福鎮統裏村楊忠勇承包經營的3塊毛竹林共1030畝面積進行計算,平均每畝毛竹林每年碳減排量為0.39噸,承包經營有效期內能減排二氧化碳7045噸,參考今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得出了3塊林地評估價值為37.19萬元的結論,通過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動産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進行質押登記和公示。7月30日,全國首筆竹林碳匯質押37萬元貸款順利投放。

  拿到貸款後,楊忠勇起早摸黑,請施工隊搶修剛被颱風毀壞的承包竹林林道。

  竹林裏的空氣都能變錢,報福鎮200余家農家樂(民宿)業主協商一致,讓“金山銀山”反哺“綠水青山”,本著“誰污染誰治理、多污染多治理”的原則,出臺《報福鎮農家樂(民宿)生態保護基金管理辦法》,依據公安系統登記的入住人數統計,按照2元/人次的標準向業主收取保護基金用於全鎮公共領域環境保護,石嶺村汀溪山居的民宿老闆江明就繳納了7月份606元的生態保護基金:“好環境讓我們能在家門口做生意,我們當然有義務回饋生態,一起把大家的生態保護好。”

  “竹子是可持續發展難得的植物資源,更是源源不斷的綠色財富。”湖州師範學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王景新認為,首筆竹林碳匯質押貸款的發放,其創新實踐,使竹林經營者把提質增匯與增收相結合,促進了竹林生態價值貨幣化以及竹林碳匯産業的形成。

  (本報通訊員 陳毛應 本報記者 陸健 嚴紅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