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進鄉村看小康】好生態帶來好生活

2021-08-08 11:0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今天(8月7日)的《走進鄉村看小康》,我們一起去看各地是如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統籌治理,讓好生態給當地村民帶來好生活。

  高山湖泊如明鏡一般倒映著藍天白雲,各色野花、牦牛、駿馬和藏香豬點綴在高山草甸間。浪茸村地處雲南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景區的核心區,一草一木都受到保護。曾經的“木材經濟”難以為繼,依託良好的環境,當地發展起了旅遊,以前運輸木材的孫諾農布變成了環保觀光遊客車的駕駛員。

  為了保護環境,當地還對浪茸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幫助村民架起了太陽能熱水器和節能灶。同時,通過旅遊對村民進行反哺。每年,每戶村民有近4萬元的補貼和分紅,每人還能拿到5000元的補助,村民還可以在景區打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北承德的哈裏哈村在荒山上植樹造林,發展林下經濟、特色種養殖,如今,哈裏哈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8%,年每人平均收入達到9000多元;湖南益陽的沙堡洲村通過種植水草,改善水環境,發展生態養殖;福建漳州澳角村三面臨海,當地清退無序養殖,留住碧海銀灘,把村子打造成了海上花園。

  湖北宜昌許家衝村毗鄰三峽大壩,被譽為“壩頭庫首第一村”,抓好長江大保護,村裏還專門建起了污水處理廠;長江水質的改善讓上海崇明島的瀛東村抓住了機會,當地發展豐富多彩的水上項目、生態農業遊,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好生態正逐步改變著大家的生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