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將轉型!未來工作重點在哪?
新聞1+1丨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將轉型!未來工作重點在哪?
全國881家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將轉型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革?之前已經收留撫養的兒童又將轉交到哪生活?《新聞1+1》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學院少年兒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軍,共同關注: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將轉型。
兒童福利機構養育的兒童逐年減少,但病殘兒童比例卻在不斷增加,如何看待這一情況?
童小軍:“一降一升”反映了福利機構服務品質的提升和我們整個社會的進步。一方面,進入到福利院的孤兒總數每年越來越少,另一方面,隨著發展,福利院裏的孩子身心更加健康,這些孩子可能就進入到領養家庭,離開了福利院,所以它的總數越來越少。
隨著健康的孩子的減員,福利院裏剩下的更多是一些病殘的孩子,這樣一來就出現病殘兒童比例越來越高,但總數越來越低的現象。所以從整體看,表明的是一種進步。
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創新轉型的意義是什麼?
童小軍:大量的醫療康復資源集中在地市一級,當區縣兒童福利機構的孩子被集中到地市一級兒童福利機構養育到的話,會獲得更好的服務。而騰出空的縣一級的兒童福利機構,就隨著我們國家的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建立,轉型從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這種調整,實際上是我們國家整個未成年保護制度建設當中的一個戰略性調整,因為我國的未成年保護制度,近幾年是從無到有的一個建設過程,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將轉型成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是制度落地的一個表現。
多元化養育安置孤兒,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童小軍:①我們儘量去支援的是收養,讓孩子能夠通過法律程式進入到一個自然、穩定的家庭裏,最大程度身心健康的成長。
②次之就是寄養。寄養能讓孩子進入到一個自然家庭,在某一個階段讓孩子在一個自然、有愛的家庭環境裏成長。
③因為各種原因進入不到收養家庭、寄養家庭,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用模擬的方式來形成家庭環境,建造家庭式居所、機構招收和確定符合條件的夫妻,跟若干個孩子一起組成一個家庭。
以上三種都跟家庭概念相關,這些如果都做不到的話,最次之就是機構養育、集體養育。
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在哪?
童小軍: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化、制度化的工作,對於我國還是一個比較新的事,兒童福利機構轉型面臨著新的挑戰,包括↓↓
①服務群體擴大。作為縣一級的機構,原來可能就負責幾個孩子,現在等於你要把所有縣域的未成年人都關注起來。
②人員隊伍的建設。針對兒童,需要先把面臨的監護風險、傷害風險,甚至是已經遭到傷害的未成年人先挑出來,分門別類、按照高危不同程度的來提供服務,這就需要人員隊伍的建設。
③場地的升級。開展服務,就需要有場地,現在的兒童福利機構場地可以挪過來。問題是挪過來後,內部建設和設施狀態能不能有利於服務工作的展開,恐怕還要去做一些改變。
④職責任務更重。除了縣一級的“未保機構”去開展自己的工作,還要更多而支援、培養、動員下面的兩級,也就是我們講的鄉鎮一級和村居一級人員去開展工作,所以有大量人力資源培養的工作。
90後夫妻離婚不要孩子,未保中心可以怎麼做?
童小軍:如果未保服務制度很完善,司法機關應該有自己的社會服務資源,來針對這對夫婦開展工作。另外,縣一級、村居一級和鄉鎮一級,這三級的基層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起來,它們的未保中心,就可以去對接,動用資源,來跟進家庭,從而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