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浙江計劃未來五年建設50家國家級研發機構與平臺

2021-05-26 09: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杭州5月25日電(黃齡億)25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在杭州舉行。會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小濤在作關於推進落實“十四五”規劃科技創新發展部署加快建設高水準創新型省份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時介紹,該省計劃未來五年建設50家國家級研發機構與平臺。

  “‘十三五’期間,浙江始終堅持創新型省份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科技創新進入了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劉小濤表示。

  數據顯示,浙江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13年居國內第5位、省區第3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連續5年居國內第3位;全社會R&D經費(研發經費)支出從2015年的1011.2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840億元,居國內第4位,佔GDP比重從2.36%提升到2.8%;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7%提升到65%,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從37.5%提升到59.6%。

  會上,劉小濤也介紹了浙江省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部署情況。據悉,在做好“十四五”總體規劃、中長期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編制的基礎上,浙江將圍繞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同步組織編制高新技術産業等9個子規劃,新一代資訊技術等10個技術專項規劃,形成“2+9+10”科技創新規劃體系。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浙江計劃到2025年,實現科技創新重要指標“六倍增六提升”。圍繞上述目標,該省提出將加快實現“十個重大突破”,包括著力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著力在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在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著力在完善産業協同創新體系、著力在高水準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等。

  如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方面,劉小濤介紹,浙江將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提升專項行動,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該省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15%以上;推進重大科研平臺設施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四大“千億工程”,在重點領域加碼大手筆投入。

  “我們還將加快打造‘一廊引領、多廊融通、兩區輻射、多點聯動’的創新空間格局,聚焦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推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劉小濤表示,浙江計劃到2025年,實現國家級研發機構與平臺達到50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到20家,新增國家高新區5家以上,力爭設區市國家高新區全覆蓋、工業強縣省級高新區全覆蓋。

  提升科技力量同樣離不開高水準人才隊伍建設。據悉,聚焦三大科創高地建設,浙江將實施“三大人才高峰支援行動”,探索建立支援“白名單”機制,構建全球人才蓄水池支撐點。到2025年,通過“三大人才高峰支援行動”,浙江計劃引進集聚國際頂尖創新人才300名,國家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000名。(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