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接受阿聯酋通訊社書面採訪

2021-03-28 12:2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阿布扎比3月27日電 當地時間2021年3月27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訪問阿聯酋期間,接受阿聯酋通訊社書面採訪。採訪全文如下:

  一、歡迎您來到阿聯酋,請問您如何看待中阿關係?能否談談您此訪的目的,將與阿聯酋領導人主要討論哪些議題?

  王毅:很高興再次訪問阿聯酋。阿聯酋在中國知名度很高,人們欣賞阿聯酋自主探索出獨具一格的現代化模式,融合了傳統與現代,開放並包容,多元文明和諧共存。

  阿聯酋更是中國在中東海灣、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好朋友,也是中國開展國際交往合作的好夥伴。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背景下,中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彰顯了牢固和韌性,呈現出三個鮮明的特徵:

  政治互信堅定有力。習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王儲成功互訪、多次會晤,確定下中阿關係的“百年大計”,共同規劃了雙邊合作方向。中阿高層引領定向指路,為雙邊關係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中阿在涉及雙方核心利益上毫不猶豫相互支援,在艱難時刻守望相助,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全面戰略夥伴的真諦。

  創新合作敢為人先。創新已經深度融入中阿兩國務實合作的基因。從疫苗合作到復工復産,從傳統能源、經貿、投資到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合作,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産能合作示範園,中阿合作總是敏于把握機遇,敢於探索嘗試,以鮮明的創新性和開拓性,引領風氣之先,也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民意基礎紮實深厚。中阿友好的根基在民間,雙方教育、文化、旅遊、青年等人文交流蓬勃開展,在阿聯酋生活著22萬多華僑華人。2019年中國遊客訪阿近200萬人次,密切的人員交往成為聯通兩國、傳承友好的重要紐帶。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和迪拜世博會日益臨近,相信屆時阿聯酋仍將是中國遊客走出國門的重要目的地。

  我此次訪阿期間,將同阿聯酋領導人會見會談,目的是落實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重要共識,向阿方傳遞以下資訊:一是中方支援阿方堅持獨立自主,尊重阿方根據自身國情選擇的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發展道路,反對任何人、任何勢力干涉阿聯酋內政;二是加強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同阿聯酋“面向未來50年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推動中阿在更高水準、更深層次上開展互利共贏合作;三是深化同阿方溝通協調,共同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歡迎阿聯酋在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二、中方如何評價兩國抗疫合作,特別是雙方疫苗合作?

  王毅:抗疫合作也是中阿兩國高度互信與創新合作的鮮明標誌。面對疫情,中阿共同書寫了兄弟同心、攜手抗疫的感人篇章。世界最高樓阿聯酋地標哈利法塔打出了“武漢加油”等振奮標語。去年4月4日中方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時,穆罕默德王儲在個人推特賬號上,用中、英、阿3種語言發文悼念中方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這至今仍令很多中國人感動。

  遵照習近平主席和穆罕默德王儲達成的重要共識,中阿雙方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抗疫合作,涉及抗疫物資採購、防疫經驗交流、疫苗聯合研發等方方面面。特別是中阿雙方成功開展了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三期國際臨床試驗,不僅造福了中阿兩國人民,也隨著疫苗被更多國家使用惠及了很多國家百姓,有力支援了全球抗疫鬥爭。

  當前,全球抗疫合作進入新階段。中方願與阿方一道努力推動中阿抗疫合作繼續走在前列:一是加緊推進疫苗聯合生産合作,為全球疫苗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做出更大貢獻;二是探索推進抗疫三方合作,特別是面向中東及非洲國家開展疫苗三方合作;三是努力推動建立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便利疫情常態化背景下人員往來。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阿抗疫合作必將取得新成果,為全球抗疫鬥爭注入新動力。

  三、中阿關係近年來發展迅速,雙方將如何規劃下階段各領域務實合作,可以在哪些領域挖掘合作潛力?

  王毅:如今,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席捲全球,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新技術、新業態、新産業層出不窮。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世界,大有大的宏偉,小有小的精彩。廣大發展中國家如能直面挑戰擁抱機遇,有可能實現加速追趕甚至後來居上的奇跡。

  今年中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阿聯酋迎來了建國50週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阿兩國應以更廣闊的視野、更開放的胸懷、更進取的姿態,打造兩國更加立體全面的合作格局,服務於各自民族復興之夢。

  ——要進一步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要把哈利法港二期集裝箱碼頭、中阿産能合作示範園、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等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建設好,體現出共商共建共用的“一帶一路”精神。要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

  ——要鞏固能源、經貿等傳統合作支柱。深化油氣合作,積極拓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領域合作,構建立體化能源合作格局。要開拓進取,挖掘中阿兩個市場潛力,優化雙邊貿易結構,更好服務雙方發展。

  ——要打造高新技術合作等新興增長極。深化高新技術合作,拓展在5G、大數據、人工智慧、航空航太等領域合作。提升金融和投資合作水準,促進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更多使用本幣結算,攜手共建中阿“一帶一路”國際交易所。

  ——要築牢中阿世代友好的民意根基。中阿要持續增進民心相通,加強教育、旅遊、青年等人文交流,增進彼此了解,中方全力支援阿方辦好迪拜世博會,相信阿方也將支援中方辦好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中方將繼續積極協助阿方推進“百校教中文”項目。

  四、您如何看待當前地區局勢?中方在中東特別是海灣地區和平與穩定上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中阿雙方如何在此領域開展合作?

  王毅:中東歷史悠久、文明深厚,但近現代長期被大國博弈和地緣爭奪所左右,引發各種複雜矛盾,造成地區局勢動蕩不止,也影響了全球安全穩定。今年是“阿拉伯之春”10週年,痛定思痛,10年前開啟的那場動蕩的後遺症仍然在衝擊著中東和平穩定的根基。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東國家正在頑強探索著自主發展道路,始終不懈地努力維穩促和,為中東實現由亂向治帶來新的希望。

  我在此訪首站沙特接受了阿拉比亞電視臺專訪,提出了關於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包括倡導相互尊重、堅持公平正義、實現核不擴散、共建集體安全、加快發展合作等五方面內容。上述倡議反映了中方為實現地區安全穩定進行的深入思考,體現了中國促進地區和平安寧的誠意和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擔當。中方願就上述倡議同各方保持溝通,共謀中東和平,共築中東安全,共促中東發展。

  中國一直心繫中東,一直站在中東國家和人民一邊,中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中國是維護和平穩定的力量。中東是中東人民的中東。中國完全尊重地區國家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從不謀求改變各國的制度模式,提倡和而不同、量體裁衣,反對削足適履。我們秉持不干涉內政原則,鼓勵地區國家以獨立自主精神,探索具有中東特色的發展道路。中國在中東從不謀求勢力範圍,主張以包容和解方式,構建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的安全架構。我們反對搞壓制性妥協,反對以“一方壓倒一方”解決問題;倡導包容性對話,鼓勵以“一方接受一方”化解紛爭。

  中國是促進發展合作的力量。中國和中東國家發展理念相通、資源稟賦互補,是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中方認為應通過發展消除地區動蕩的根源,主張更多關注發展、聚焦民生、推進重建。中方對有關地區國家的援助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正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的新發展將為中東的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中國是推進開放包容的力量。中國和中東國家都孕育了燦爛的文明,都為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倡導文明對話,反對“文明衝突論”、“文明優越論”。反對對其他文明搞污名化、妖魔化,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鉤。中方願與中東國家一道,堅定促進開放包容,抵制傲慢偏見,加強治國理政交流,深化反恐和去極端化合作。

  中方願同包括阿聯酋在內的地區國家多溝通多探討,共同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