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切為民計,“人民至上”釋放最大確定性

2021-03-09 16:07:00
來源:文匯
字號

  “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各級政府都要節用為民、堅持過緊日子,確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生機盎然”……

  讀懂了這份飽含深沉用心和堅定信心的政府工作報告,讀懂了今年全國兩會,你就可以讀懂今日中國。

  過去的一年,極不平凡。過往“十三五”所取得的成就,同樣值得彪炳史冊。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接續奮鬥,趟過千山萬水,跨過千溝萬壑,實現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成就,彰顯了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變革。

  今日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站上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開啟“十四五”新征程,更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加速奮進。

  事實一再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及其優越性,就是我們最大的確定性,也是面對未來挑戰的信心之源、動力之本。

  而擁抱、放大這種確定性,就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堅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國之大者,惟民其康。

  一切為民計,就需要我們開闊胸襟、氣度與視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我們對於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在前行的道路上每個環節、每個方向、每個階段都緊緊圍繞“人民”為出發點和根本落腳點。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一切為民計,也需要我們不做“選擇題”,而是做好“綜合題”“應用題”——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進行探索創新,把高品質發展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起來,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

  一切為民計,更需要我們一以貫之、奔涌向前——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增強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迷航、不退縮,以為民謀幸福的實幹苦幹來詮釋: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産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毛澤東同志70多年前的話語,至今振聾發聵。

  億萬人民,這正是新征程上,中國的骨氣,底氣,志氣所在。

  今日中國,國之大者,惟民其康,惟有奮鬥!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