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這場偉大“創業”為什麼會成功?

2021-01-30 12:2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穿越一個世紀,從50多人壯大到超過9000萬人

  有人説,這是世界上最牛創業團隊實現的最成功創業

  20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

  歷史深處傳來的回聲從未如此清晰——

  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讓我們回到起點

  沿著紅色足跡

  探尋百年大黨創業成功的密碼

  推開這扇門

  我們仿佛聽到百年前進步青年的思考與吶喊

  100多年前

  這裡是上海法租界老漁陽裏2號

  1920年

  陳獨秀等在此辦公

  中共上海發起組在此成立

  這個普通的弄堂

  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去探究中國革命道路

  在熱烈的討論聲中

  在思想的碰撞中

  星火,在這裡初燃

  時間定格在1921年7月

  上海市興業路一幢不起眼的小樓裏

  △ 2020年11月3日拍攝的中共一大會址外觀。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亮起星點的煤油燈光

  如同閃電般照亮夜空

  13位平均年齡28歲的有志之士發出驚雷

  我們的名字,叫中國共産黨!

  中共一大在上海被迫中止後

  一大代表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

  △ 2020年10月27日拍攝的停靠在嘉興南湖湖心島的南湖紅船。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完成了大會議程

  正式宣告中國共産黨誕生!

  一葉紅船

  成為啟蒙之船、理想之船

  更是奮鬥之船、革命之船、復興之船

  引領中國人民走出困苦、走向輝煌

  1920年8月

  《共産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

  初版1000冊一銷而光

  △ 2020年6月23日拍攝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藏的首版紅色封面的《共産黨宣言》。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翻譯者正是1920年春天回到故鄉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

  留日青年陳望道

  真理的味道,真甜

  這本小冊子影響了一批為尋找中國未來而奔走的人們

  1920年10月

  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産主義小組

  開始在京漢鐵路沿線開展工人運動

  1923年2月1日清晨

  各地工人代表齊集鄭州

  向總工會成立大會會場——普樂園挺進

  代表們衝破軍警的包圍圈衝進會場,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

  2月7日

  吳佩孚對罷工工人進行血腥鎮壓

  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52位同志英勇犧牲,300多人身負重傷,1000多人被開除,流離失所

  △ 翻拍的1971年部分建設者在二七紀念塔前的合照(鄭州二七紀念館供圖)

  如今,為紀念京漢鐵路工人運動而修建的二七紀念塔佇立在鄭州

  歲歲年年,它承載著百年紅色記憶,見證著現代城市繁華

  用我一世煙火,換你人間繁華

  1924年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

  吉林省第一位共産黨員馬駿在毓文中學執教同時

  開展革命活動

  毓文中學成為當時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和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中心之一

  1925年6月,五卅慘案後

  在馬駿等人帶領下

  “五卅”後援活動從吉林迅速波及到長春、四平、哈爾濱、寧安等30多個大小城鎮

  揭開了吉林省革命歷史的新篇章

  △ 馬駿的資料照片

  馬駿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

  這位共産黨員的一生都在為救亡圖存奔走呼號

  從北國到香江,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革命浪潮

  為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愛國運動

  1925年6月19日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

  香港的海員、電車、印務等工會首先宣佈罷工

  其他工會隨即響應

  △ 省港罷工委員會委員合影(資料照片)

  罷工工人不顧英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威脅,回到廣東各地

  廣州沙基慘案的發生,更進一步激起中國人民的民族義憤

  更多的工人加入罷工行列

  這場省港大罷工持續了16個月,參與人數達到25萬人

  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之初領導中國革命運動的重要實踐

  1926年,大革命轟轟烈烈開展

  11月7日夜,雲南昆明節孝巷

  共産黨員李鑫、周宵、吳澄、黃麗生、楊靜珊等人在周宵家

  秘密召開第一次黨員會議

  △ 2021年1月22日拍攝的中共雲南地下黨建黨舊址內景。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雲南的第一個黨支部在這裡誕生

  從此,雲南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

  踏上了嶄新的革命征程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

  工農革命軍首次公開打出中國共産黨的旗幟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三個團共5000余人計劃從三個方向合攻長沙城

  然而,由於敵強我弱,各路起義進攻受挫

  起義部隊人數銳減至1500余人

  9月19日

  毛澤東在文家市裏仁學校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

  提出放棄進攻長沙,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去發展

  △ 2021年1月26日在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拍攝的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新華社記者陳思汗攝

  經過激烈討論,會議最終通過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決定部隊沿羅霄山脈向南轉移

  革命力量得以保存

  在一個個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瞬間

  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

  一次次從勝利走向勝利

  傳承紅色基因

  牢記肩負使命

  我們才能在新的奮鬥征程上

  更加充滿自信、意氣風發地奔向未來!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