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評面:美國經濟交出74年來“最差成績單”

2021-01-30 10:05: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當地時間1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萎縮3.5%,這是自1946年來美國經濟交出的“最差成績單”。

  路透社28日報道,2020年美國除政府及房地産市場外,幾乎所有的經濟領域都出現收縮,佔經濟總量超三分之二的消費支出暴跌3.9%,創1932年來最差表現。美國之音(VOA)同日報道,過去10個月,每週的失業救濟申請數都超過了1960年至新冠大流行前的最高水準。

  在大幅下滑的經濟數據背後,“折疊美國”的殘酷現實更讓美國民眾深深感到切膚之痛。

  一邊,芝加哥大學與聖母大學經濟學家的共同研究發現,疫情影響下美國貧困率在2020年下半年增長了2.4%,達到50年來歷史高位;美國最大反饑餓組織“供養美國”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美國國內面臨食物不足困擾的人口已達到5000萬。

  另一邊,美國智庫“政策研究所”26日發佈的報告顯示,自2020年3月中旬以來,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飆升近40%,全美660位億萬富翁擁有的4.1萬億美元財富,比美國收入最底層50%的人口擁有的財富總額還多三分之二。

  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弗裏德曼26日在《紐約時報》刊文發出哀嘆:我們陷在一場摧毀了就業崗位和小企業的大流行病之中,而股票市場卻在飛漲。不該這樣。

  世界頭號發達國家74年來的最差經濟成績單,正在引發越來越多擔憂和反思。1月26日,在宣誓就任美國第78任財政部長後,珍妮特耶倫致信財政部8萬餘名公務員,信中寫道:“這一次的危機顯然與2008年不同。它不僅規模有過之而無不及,程度也是毀滅性的。”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27日警告,美國經濟“距離全面復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28日的報道盤點,美國第三季度的經濟恢復無法抵消疫情影響,持續蔓延的新冠疫情令美國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步履蹣跚”。如今新冠疫情每天“殺死”4000名美國人,這使得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全美經濟活動可能仍將減弱。

  “-3.5%”不僅是美國經濟曲線上的一個低谷,更會在受失業、饑饉、死亡所困的美國大眾身上留下無法遺忘的傷痛。新冠疫苗開始分發,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稱:“隧道的盡頭有光。”只是當全美日均死亡病例持續超過3000例時,當富人的錢包在疫情中變得越來越鼓時,沒人知道距離終點還有多遠。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