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社:司法鑒定不容造假 誠信底線不能失守

2020-12-28 17:32: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廣州市司法局日前發佈通報稱,廣東華醫大司法鑒定中心嚴重違反司法鑒定程式,對其作出撤銷登記的處罰。對涉嫌犯罪的相關人員,公安機關已予以刑事立案。同時,針對親子鑒定行業鑒定人不實際參與採樣的突出問題,廣州市司法局也實施了多項管理監督手段。

  這起“親子鑒定造假”案件之所以引發強烈關注,在於造假者明目張膽地挑戰了社會誠信底線。

  司法鑒定不僅是一種專業性強、技術門檻高的行業,而且具有政府授權的“準司法權”特徵,是司法審判的重要依據,科學性、權威性理應得到充分維護,絕不容許摻雜使假。

  虛假親子鑒定的背後是巨大的法律和社會倫理風險。若不法人員買通司法鑒定機構,在子女是否親生問題上隨心所欲提供虛假鑒定結論,那麼,不僅親子司法維權將成一本糊塗賬,而且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關係也會出現混亂,公序良俗遭受嚴重破壞。如此情形下,被拐賣的兒童將名正言順地變為收買者合法的孩子,有關部門“打拐”將難上加難。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鑒定的科學性、權威性使得當事方和鑒定方之間存在高度的資訊不對稱,如果監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現暗箱操作現象。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的司法鑒定亂象説明,嚴格約束司法鑒定機構手中的“準司法權”,防止權力尋租造成冤假錯案,是守衛公平正義的重要關卡。

  廣東華醫大司法鑒定中心造假事件仍在查處中,人們拭目以待。需要警惕的是,過去有的司法鑒定機構造假後,僅被停業一段時間便重操舊業。此類不痛不癢的處罰不但於事無補,而且會助長造假。

  司法鑒定領域必須拉起監管“高壓線”,讓昧良心賺錢者不敢觸碰。對涉事司法鑒定機構的追究也不能止步于“這一個”,而應對其以往的鑒定情況徹底排查,嚴肅追究。

[責任編輯:樊繼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