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眼中的“強美富”

2020-12-28 15:4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學習進行時】我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對“三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強力部署。在多個重要場合,習近平反覆強調農業必須強,農村必須美,農民必須富,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新華社《學習進行時》為您梳理相關重要論述。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018年7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加強城鄉統籌,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

  ——2016年4月25日,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鬆勁,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2015年7月,在吉林調研時強調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

  農業強:“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2020年7月22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

  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

  ——2019年3月8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要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在一些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産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3個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建設,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15年3月9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矛盾和問題是科技創新的導向。要適時調整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013年11月28日,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強調

  農村美:“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有城市現代化,也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上下更大功夫,推動鄉村經濟、鄉村法治、鄉村文化、鄉村治理、鄉村生態、鄉村黨建全面強起來,讓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2020年3月30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

  要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産業發展、居民點佈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入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全域覆蓋、普惠共用、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服務網路,重點抓好農村交通運輸、農田水利、農村飲水、鄉村物流、寬頻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2019年3月8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要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創造乾淨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

  ——2016年4月25日,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2015年1月20日,在雲南調研時強調

  農民富:“讓廣大農民都儘快富裕起來”

  農業農村工作,説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儘快富裕起來。

  ——2018年6月14日,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願,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8年3月8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增加農民收入,要構建長效政策機制,通過發展農村經濟、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等多種途徑,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儘快富裕起來。在政策上,要考慮如何提高糧食生産效益、增加農民種糧收入,實現農民生産糧食和增加收入齊頭並進,不讓種糧農民在經濟上吃虧,不讓種糧大縣在財政上吃虧。

  ——2016年4月25日,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2014年12月13日,在江蘇調研時強調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樊繼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