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法制網評:以史為鑒 捍衛和平正義

2020-10-26 16:33:00
來源:法制網
字號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于沛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友好組織和友好人士,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給予了有力支援和支援。”

  “這一戰,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

  70年前,為反抗侵略、捍衛和平正義,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0月25日首戰告捷,揭開了第一次戰役的序幕。於是,10月25日這一天,被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捨生忘死、勇往直前,抗美援朝戰爭以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宣告結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發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在浴血奮戰中,以萬眾一心、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英雄氣概,譜寫出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等,這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英雄”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志願軍將士及英雄模範們的功績,時時處處都閃爍著璀璨的光輝,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全黨全社會更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薄力量。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作戰的同時,國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為國家經濟恢復提供了重要保障。當時,全國掀起了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城鄉廣泛開展愛國主義生産勞動競賽和增産節約運動,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的恢復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舉國同心支撐起這場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偉大抗爭,最終用偉大勝利向世界宣告了中國的磅薄力量勢不可擋。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抗美援朝戰爭有力推動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其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使中國人民深深懂得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寶貴,必將激勵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