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球深觀察丨撮合阿聯酋與以色列 美國打的是什麼算盤?

2020-08-16 15:29:00
來源:環球資訊
字號

  在美國撮合下,當地時間8月13日,阿聯酋宣佈與以色列實現雙邊關係全面正常化,這意味著阿聯酋將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建交的海灣阿拉伯國家,也是第三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

  眾所週知,因為巴勒斯坦問題,阿拉伯國家長期與以色列保持距離,那麼這次美國主導的阿以外交新動作,背後又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考量呢?

  巴勒斯坦利益被損害

  根據阿以美國三方聲明,在以色列與阿聯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同時,以方將暫停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這看似是以色列在巴以問題上做了“讓步”,但一方面,吞併計劃因遭到普遍反對早已被迫擱置,另一方面,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代表的以色列右翼勢力不可能根本轉變對巴的強硬立場。內塔尼亞胡在電視會議上説,擴大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主權仍在討論中,所有的選項仍然擺在桌面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內塔尼亞胡:我與美國充分協調,在約旦河西岸行使主權的計劃沒有改變。我承諾,它沒有改變。我提醒你們,是我把約旦河西岸的主權問題擺到桌面上的。這個問題將繼續被擺在桌面上。

  事實上,以色列借著實質性控制約旦河西岸的優勢,仍在持續擠壓巴勒斯坦民眾的生存空間:以色列國防部12日以“來自加沙地帶攜帶爆炸裝置的氣球連續飛到以色列境內”為由,下令縮減加沙地帶捕魚區範圍,而漁業是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此前一天,以國防部還宣佈關閉以色列與加沙地帶南部接壤處的凱雷姆沙洛姆商品過境口岸。

  △約旦河西岸

  綜上所述,看似美國、阿聯酋、以色列三國都將從這次所謂的“歷史成就”中受益,但巴勒斯坦卻無辜躺槍,中了美國中東政策的“暗箭”。當地時間13日晚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發言人魯代納宣讀了官方聲明,對以色列與阿聯酋達成的和平協議表示強烈拒絕和譴責,指出這一協議是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

  魯代納巴勒斯坦完全拒絕在美國安排下以色列和阿聯酋達成實現全面關係正常化的協議,它是對阿拉伯和平倡議以及阿拉伯和伊斯蘭峰會做出的決定的打擊,也是對巴勒斯坦人民權利的侵犯。巴勒斯坦拒絕接受阿聯酋的這一行為,認為這是對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和巴勒斯坦人民的背叛。這份協議實際上承認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巴勒斯坦要求阿聯酋立刻撤回這份可恥的聲明。

  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馬利基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巴勒斯坦決定立刻召回駐阿聯酋大使,以抗議阿聯酋與以色列達成的和平協議。

  伊朗反應強烈

  對於此份協議,伊朗反應也很強烈。當地時間8月13日晚,針對阿聯酋和以色列宣佈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一事,伊朗議會議長國際事務特別助理阿米爾阿卜杜拉希安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此舉並不能獲得和平與安全,阿聯酋的行為是非正當的,背棄了巴勒斯坦事業

  △當地時間8月14日,伊朗外交部發聲明強烈譴責阿聯酋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為什麼伊朗反應如此強烈?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孫德剛:

  利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與伊朗的夙怨拉幫結夥對伊朗極限施壓是特朗普政府的慣用手段,這次也不例外。“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主要是海灣地區的海合會國家以及以色列,其背後還是拉一派,打一派,來把阿聯酋為代表的海灣國家和盟友以色列聯合起來來對付伊朗,建成所謂的溫和聯盟。”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 李紹先:

  在遏制伊朗方面美國並不準備大力投入,而是要更多發揮其中東盟友的力量。“橫亙在面前的最大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一直存在著外交上的隔離。那麼現在阿聯酋和以色列外交關係的突破,這兩塊的力量合為一體,共同對付伊朗,應該是特朗普政府推進它中東戰略中的一個策劃。”

  

  計劃會給中東帶來和平嗎?

  當地時間13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迫不及待地宣佈了這個成果。而在當天的白宮新聞發佈會上,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對這份協議的簽署和總統都進行了吹捧:

  奧布萊恩:當你回頭認真審視特朗普總統為促進和平所作的努力,你會發現他的成就是如此卓越。儘管在當下的環境還需要一點時間,但如果最終特朗普總統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我一點都不會感到驚訝。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

  這一紙協議真的會為中東地區帶來和平嗎?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 李紹先:

  我個人認為在今年11月初美國大選投票之前,以色列一定會採取步驟實施吞併。認為阿聯酋和以色列建交是中東和平型大門或轉捩點的觀點可謂無稽之談,建交更可能導致巴以關係出現新的緊張局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蘇曉暉:

  三方協議的簽署完全是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做出的選擇,巴勒斯坦問題想要得到解決將變得愈發艱難。在巴以問題上,美國拉偏架的這樣的態勢並沒有改變,未來巴勒斯坦應該説會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會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從美國推動阿聯酋與以色列之間達成協定這樣一個行動的背後,我們可以更多看到的是美國為自身短期以及相對長期的利益所進行的一系列設計。

  《紐約時報》則指出,美國總統在達成協定中的作用程度目前尚不清楚,但當前他正受困于國內疫情失控和經濟崩潰,他顯然渴望通過此舉獲得聲譽。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