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12個問答,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重要講話

2020-08-16 13:08: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2020年第16期《求是》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這是總書記2015年11月23日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勢下,中國經濟正在強勢回升。制勝“密碼”何在?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這篇重要講話,對於更加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筆記君梳理了12個問題,和你一起在學習中找答案~

  問題1:為什麼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和理解。

  要通過重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準。

  現在,在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問題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意義何在?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

  馬克思、恩格斯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批判繼承歷史上經濟學特別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通過對人類經濟活動的深入研究,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恩格斯説,無産階級政黨的“全部理論來自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列寧把政治經濟學視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

  現在,各种經濟學理論五花八門,但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不能是別的什麼經濟理論。

  問題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嗎?

  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論斷是武斷的,也是錯誤的。

  遠的不説,就從國際金融危機來看,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失業問題嚴重、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事實説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不少西方學者也在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論》,藉以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去年,法國學者托馬斯皮凱蒂撰寫的《21世紀資本論》,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廣泛討論。他用翔實的數據證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準,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加劇了財富不平等現象,而且將繼續惡化下去。他的分析主要是從分配領域進行的,沒有過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問題,但得出的結論值得我們深思。

  問題4: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上,我們黨取得了哪些成果?

  毛澤東同志先後4次集中研讀《資本論》,多次主持專題研討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強調“研究政治經濟學問題,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論,提出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通過後,鄧小平同志評價説:“寫出了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初稿,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

  30多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們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比如,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於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的理論,關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關於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理論,關於農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屬性的理論,關於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等等。

  這些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改革開放前我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認識,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資料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偉大實踐波瀾壯闊、輝煌成就舉世矚目,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創新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

  在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中,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昇華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系統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這一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問題5:怎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産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

  問題6:如何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樹立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比如,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在未來社會“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

  同時,這五大發展理念也是對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我們要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問題7:為什麼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産資料所有制是生産關係的核心,決定著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強調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明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我們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我們也要十分明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

  資料板: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深化完善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概括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新時代如何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進行了深入探索。基於新的實踐和發展需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項並列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的一次重大理論創新。

  問題8:怎樣理解我國的分配製度?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分配決定於生産,又反作用於生産,“而最能促進生産的是能使一切社會成員盡可能全面地發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種分配方式”。

  從我國實際出發,我們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實踐證明,這一制度安排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有利於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較低、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努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

  問題9:如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

  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

  之所以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問題10:為什麼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人類社會最終將從各民族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

  現在,我國同世界的聯繫空前緊密,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要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這其中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資料板: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但遭遇了波折,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受到衝擊。在這一重要歷史關頭,習近平總書記登高望遠:

  指出“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

  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要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2020年7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增長10.4%,進口增長1.6%。從今年4月起,我國貨物出口連續增長;自6月起,進出口增速雙雙“轉正”。

  問題11:為什麼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大講特講?

  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並不排斥國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

  西方經濟學關於金融、價格、貨幣、市場、競爭、貿易、匯率、産業、企業、增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産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鑒。

  同時,對國外特別是西方經濟學,我們要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對其中反映資本主義制度屬性、價值觀念的內容,對其中具有西方意識形態色彩的內容,不能照抄照搬。

  經濟學雖然是研究經濟問題,但不可能脫離社會政治,純而又純。在我們的經濟學教學中,不能食洋不化,還是要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大講特講,不能被邊緣化。

  問題12:怎樣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

  實踐是理論的源泉。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我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著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

  當前,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都面臨許多新的重大課題,需要作出科學的理論回答。我們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説,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