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撕裂族群 本屆白宮的“神操作”

2020-06-17 20:1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近日,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聲浪還未平息,亞特蘭大警方對非裔美國人的槍聲又再度響起。6月12日,一名白人警察在執法中槍殺一名27歲黑人男子雷沙德布魯克斯,再度激起了人們對於警察針對少數族群過度執法的憤怒。

  其實就在2020年,就已經有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阿貝裏(Ahmaud Arbury)和布魯克斯(Rayshard Brooks)三起引發了全美爭議的事件。然而在三大事件中,美國聯邦政府都出現了缺位,甚至在事件上火上澆油。

  △全美爆發示威抗議警察暴力

  埃默裏大學教授珀爾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特朗普政府在事件處理遲緩完全有跡可循。“我一點也不意外,這種表現和美國政府努力保持分裂,按照特定劇本進行是一致的。這屆政府的劇本就是跟特定選民對話,也就是白人選民。”

  其實本屆美國政府對於撕裂族群,簡直就是“身經百戰”了。畢竟,在宣佈參加總統競選時,當時的總統競選人特朗普就已經開始了這屆政府的種族歧視之路。

  一、競選期號召禁穆修墻

  2015年6月16日,當億萬富翁特朗普乘坐電扶梯到特朗普大廈底樓,宣佈其將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時,講話第二分鐘就註定了他的競選綱領是利用孤立主義和種族主義吸收選票。

  他批評奧巴馬時代移民政策的失敗,説“墨西哥沒有把他們最好的人送來。他們送來了毒品、犯罪、強姦犯,我猜一部分是好人。”此後,特朗普把譴責對象擴大到了整個拉美和中東。

  選舉開始後,特朗普團隊進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眼花繚亂”,在普通政客看來都是不敢想像的政策: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修一堵墻來攔住非法移民,而且要墨西哥為這堵墻付錢;在審核制度改進前,完全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

  這些都成了當時特朗普吸引保守派選民在共和黨初選、總統大選中為其投票的“絕殺”——因為沒人敢提出這樣反“政治正確”的政策。

  所以果不其然,在上任之後,本屆美國政府在種族歧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出現了讓美國媒體都感到驚訝的“神操作”。

   二、“開除這個混蛋”

  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從2016年開始就有球員為了抗議警察針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在賽前奏國歌的時候單膝跪地表達不滿。這個行為隨後被越來越多的非洲裔球員採納,甚至在此次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中,也看到了類似的行為。這並不是説向少數族裔下跪,而是一種“公民不服從”的象徵。

  △單膝跪地的職業橄欖球運動員

  對此,白宮在2017年的回復相當硬核。2017年9月23日,在阿拉巴馬州一場活動上,特朗普説,他要告訴NFL的老闆,應該讓所有單膝跪地的人離開球場。他向支援者激動地説出了當年在電視節目《學徒》中的名言:“他被開除了!”

  但對於特朗普的説法,連支援特朗普的前NFL教練都表示自己氣壞了。“這不是我認識的特朗普。”美國體育媒體評論員傑伊威廉姆斯(Jay Williams)説,特朗普的分裂言論,不是美國需要的。“我們需要停止暴力,而不是繼續煽動。”

  三、兩邊都應該被譴責

  2017年8月12日,來自美國多地的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分子等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舉行“聯合右翼”集會,抗議當地政府移除一座邦聯時期紀念雕像的決定,並與抗議他們的人群發生衝突。集會被警方驅散後,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駕車衝撞抗議者導致1人身亡19人受傷。

  示威者公開、大量、密集使用納粹和三K黨的標識和口號,為幾十年來美國乃至整個西方所罕見,震動了美國社會。

  △納粹旗幟和美國南部聯盟旗幟同時出現

  毫無疑問,當三K黨標誌和納粹旗都出現了,美國總統的譴責應該是迅速而又確切的。然而,白宮卻沒能夠第一時間對白人至上者等進行譴責,而是不痛不癢説了一堆讓人們沮喪的言論。直到8月15日,特朗普才舉行記者會。

  其實當時白宮幕僚已經寫好了講稿,照著念即可。媒體不小心拍到了部分講稿上不完整的詞句“最強烈地”“極為嚴重的”“偏執”和“在美國沒有市場”,明顯在批評白人至上主義。可當總統特朗普收起講稿的時候,幕僚們都明白,他們又要面對媒體的狂風暴雨了。

  △演講稿:譴責白人至上 總統:兩邊都有錯

  特朗普説,“當時有兩方人,一方是左派的。他們暴力地襲擊了右翼的遊行人群。而媒體對右派團體的報道非常不公平,雙方都應該被譴責。”

  而一年後,他仍然為自己辯護,説自己的回答是“完美的”。夏洛茨維爾暴力事件成了美國近期種族分裂的一個傷疤。

  四、“屎坑國家”和“回自己國家去”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18年1月11日,白宮在一場移民政策會議上,總統特朗普在提到海地、薩爾瓦多和部分非洲國家的移民時,竟然説“我們為什麼接收來自屎坑國家(shithole countries)的人?

  據報道,對特朗普這番言論,兩名參議員“目瞪口呆”。

  不僅是對移民如此,就連美國新當選的少數族裔國會議員,特朗普也不放過。

  2019年7月,他在社交網站發文,譴責幾位有色人種的女議員,暗示她們不是天生的美國公民,應該離開美國,回到自己破敗的家鄉。雖然其中三人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

  △被特朗普要求“回自己國家”的四名民主黨女議員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針見血地説,這屆政府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其實就是“讓美國白人至上”。

  種族歧視本來就是存在於美國社會裏的結構性問題,要想修正本來就十分艱難。可是,這屆白宮的態度和一系列“神操作”,可以説一如既往地拉大了族群之間的嫌隙,在謀取自身利益的同時,讓美國更加分裂。(央視記者 徐德智)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