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人民為中心加強網路群眾工作

2020-06-17 18:53: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字號

  做好網路群眾工作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基本要求。隨著社會資訊化的深入發展,“網際網路+”深入群眾的工作和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創新網際網路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始終做到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引領群眾,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這就為我們以人民為中心加強網路群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網路群眾工作價值導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時代網路群眾工作要在實際工作中落實以人民為中心,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及時回應群眾需要,讓更多群眾享受到資訊化成果,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以百姓心為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努力提高網路服務水準,加快釋放“數字紅利”,堅決摒棄不回應、慢回應、錯回應、敷衍回應等行為,不能壓制群眾意見、堵塞言路。

  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網路群眾工作目標。堅持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新時代網路群眾工作的目標指向,充分體現了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體現了黨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自覺,體現了黨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追求幸福生活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持久的力量,網路群眾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謀幸福。這要求我們積極運用資訊技術做好平臺建設,運用網路服務好群眾的生産和生活,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精準投放網路資源,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服務。

  堅持人民群眾滿意的網路群眾工作評價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網路群眾工作要真抓實幹,投入必要資源,建設合適平臺,彌補實體短板,把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網路群眾工作的評價標準。網路群眾工作決不能表面應付,更不能對群眾要求無動於衷,要警惕不作為引發的網上失語失蹤失聯問題。真正的政績在老百姓的口碑裏,有效的群眾評價可以解決自我評價和上級評價的弊端,真正推動網路群眾工作更好地服務群眾。

  凝聚強大群眾力量

  人民群眾是網路群眾工作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偉業要依靠人民來創造。一方面,群眾需要是網路群眾工作的進步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産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網路群眾工作要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要建立和完善密切聯繫群眾的制度和方法,在滿足群眾需要的過程中深化網路群眾工作。另一方面,群眾支援是網路群眾工作的發展源泉。做好網路群眾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參與網路群眾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網路群眾工作者要自覺拜網民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請教、向群眾問計問策,從而實現匯民智、集民力、聚民心,推進黨政機關的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網民群體是新時代網路群眾工作的生力軍。中國共産黨歷來重視群眾工作,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實踐證明,任何偉大成就都離不開群眾的廣泛參與。網路群眾工作要始終依靠人民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積極培養網民骨幹參與到網路群眾工作當中,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網路群眾工作隊伍。網民骨幹來自網民群眾,跟網民有深入聯繫,熟悉網民群體的情況和特點,能有效掌握網民的訴求,更容易貼近網民的話語風格和形式。要選拔具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具備一定網路技術技能和網路溝通技巧的網民骨幹參與到網路群眾工作當中,充分發揮網民群眾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

  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網路群眾工作要心繫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網路群眾工作是服務廣大群眾的工作,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提供服務性質的工作和答疑解惑的工作,也有向群眾徵集意見和建議的工作。新時代,網路群眾工作必須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聽民聲、集民意、答民惑、解民困、連民心,既要解決好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好實際問題。要創新網路黨群互動的形式,引導網民有序參政議政,開展網路民主協商、民主監督工作,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水準。針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要暢通建言渠道,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網上網下協作的處理機制。針對網上低俗、媚俗、惡俗等現象,要蕩滌污泥濁水,加強正面引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針對群眾需求難點,要加大資源和技術投入,堅持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提高黨員幹部做好網路群眾工作的本領,推動先進科技與各行各業的結合,推動生産和生活的資訊化、智慧化,為更多的群眾辦實事。

  網路群眾工作要貼近群眾。網路群眾工作要適應社會資訊化縱深發展需要,在載體、語言和形式上貼近網民,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方面,網路載體建設要貼近網民需要。網路載體要以各層級黨政部門網路媒體、黨報、黨刊為主,做實做大平臺,努力提昇平臺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準,增強平臺影響力。要發揮資訊時代下政務服務優勢,加強與群眾在網上網下的交流溝通,開展形式多樣的網路群眾工作,實現由“面對面”到“鍵對鍵”的轉變。另一方面,網路群眾工作的語言和形式要貼近網民生活。網路群眾工作者要熟悉並擅長運用網路語言,充分發揮網路語言的幽默活潑、形象生動等特點,提升網路群眾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要從群眾讀手機屏、電腦屏和電視屏的需求出發,根據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開發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網路作品。要與時俱進,逐漸從對文圖、影音視頻等開發轉化為圖文、H5、動漫、動畫、短視頻的創作,積極運用VR、AR等新技術,以輕鬆、愉快的形式吸引網民參與互動,以生動內容促進網民動心動情。

  網路群眾工作要完善長效機制。新時代做好網路群眾工作必須深入研究其規律和特點,完善網路群眾工作的長效機制。要以科學的長效機制促進黨政決策科學化、宣傳思想工作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社會治理專業化,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用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新時代建立和完善網路群眾工作長效機制提供了行動指南。第一,建立全國網路群眾工作機構。在完善各省級和地市級網路群眾工作機構建設過程中,應聚合各部門的相關網路群眾工作職能,著力推進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網路群眾工作協同管理。第二,不斷規範網路群眾工作流程和工作機制。要以網上聽取訴求、網下解決問題為導向,根據網路群眾工作內容差異,分別完善網路群眾工作的程式和規則。努力形成訪民情、聽民聲、解民憂的網上網下聯動機制,建立更加健全的網路群眾工作踐行機制。第三,完善網路群眾工作輔助機制。要建設系統的、多層級的網路群眾工作大數據中心,以此更加快速精準地獲知群眾需求、把握社會態勢,從而更好地為科學決策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路治理法治化研究”(19VHJ005)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