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胖五”就位!再出征!

2019-12-22 13:09: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記者從國家航太局獲悉,12月21日,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于12月底前後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00:36

  長征五號遙三火箭于10月底運抵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21日上午8時25分,承載著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安全轉運至發射區。

  △航太人送“胖五”出征

  後續,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工作,並確認最終狀態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射。

  “胖五”發射記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航太人就開始醞釀和規劃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2006年10月,國家正式啟動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工程研製。30年來,有艱難的攻關,有挫折和挑戰,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太邁向大火箭時代留下的印記。

  2016年11月3日 “胖五”首次發射成功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自行研製的最大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首飛,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實現了全新跨越,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列,這是中國從航太大國向航太強國邁進的重要標誌。

  2017年7月2日“胖五”第二次發射失利

  △ 長五遙二失利後,指揮控制大廳畫面首次公開。

  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實施發射。火箭飛行至346秒時突發故障,發射任務失利。

  時隔兩年 “胖五”歸來!

  2019年10月27日,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

  今天(12月21日)上午8時25分,承載著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安全轉運至發射區,計劃于12月底前後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火箭有多大 航太的舞臺就有多大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身高57米,腰圍15.7米以上(直徑5米),相比其他腰圍僅有10米多的兄弟們(直徑3.35米)來説,它簡直是一個不可比及的大塊頭,航太人更是親切的稱之為“胖五”。

  整出這麼一個碩大的身軀有啥用?

  塊頭越大,力氣越大!

  就如同一個人,塊頭越大預示著力氣越大。其他長征系列火箭最大的運載能力,也僅能將8.8噸的物體運送到距離地球300到400公里的近地軌道,而胖五卻可以將接近25噸的載荷送到相同的位置。未來探月三期、火星探測、載人空間站等眾多航太工程的實施都指望它呢!

  不就是把火箭做大多加點燃料嗎!

  這可不是簡單地將火箭放大!

  火箭做大意味著火箭的重量越重,這就要求火箭具有更大的推力。在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少數國家能造出推力超過1000噸的大火箭。要製造這樣大的火箭,發動機是關鍵。無論是對發動機使用的材料還是製造工藝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特別是要製造出推力大無毒無污染的綠色推進器,那就需要大推力的液氫液氧發動機和大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尤其是大推力的液氫液氧發動機,設計、加工難度極大,被譽為火箭製造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製造液氫液氧發動機究竟有多難?

  10萬多個零部件 精確到微米級

  首先,液氫液氧發動機所使用的燃料是零下253攝氏度的液氫和零下183攝氏度的液氧,這都達到了低溫的極限。因此對燃料的運輸和貯存,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這一點在胖五800多噸的身軀裏得到了實現,因此人們又形象的稱它為“冰箭”。

  其次,液氫液氧發動機要求每分鐘旋轉35000轉,這對發動機所使用的材料和製作工藝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胖五工程久拖不決,難以開工!經過航太人30年的不懈努力和巨大付出,最終得以實現。

  在胖五碩大無比的身軀裏,聚集了10萬多個零部件,對於每個零部件都要求精確到微米,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冗余,否則都會導致火箭發射失利。由此可知,造大火箭如同造大飛機一樣,它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因此,胖五的出現,意味著我國由航太大國開始邁向航太強國。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