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既要清潔用能 也要高效管理

2019-11-04 13:2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冬季供暖,是民生課題,也是環保課題。在立足供暖用能方式轉變的同時,還需要在供暖管理機制優化、供暖設施節能改造等微觀層面下功夫,細算高效供暖賬,深入挖掘採暖季節能減排潛力,既要清潔用能,也要高效管理。

  進入11月份,我國北方地區全面開啟新一輪供暖週期。受我國“一煤獨大”能源結構和冬季不利擴散的氣候因素影響,每年供暖季,群眾最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家裏暖氣熱不熱,二是空氣品質好不好。由此,供暖期的節能減排話題備受關注。

  近年來,北方地區積極推廣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供暖方式,使供暖季的總體排放量持續下降。實踐表明,清潔取暖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改善空氣品質最關鍵的舉措,對降低PM2.5濃度的貢獻率達1/3以上。在宏觀層面上,通過能源替代實現清潔供暖,已成為推動北方地區採暖季空氣品質改善的根本舉措。但需要明確的是,我國“多煤少氣”的能源稟賦決定了無法實現清潔能源完全替代,同時煤炭的清潔化利用還需持續發力,短期內要徹底扭轉以煤為主的能源格局並不現實。

  因此,在立足供暖用能方式轉變的同時,還需要在供暖管理機制優化、供暖設施節能改造等微觀層面下功夫,細算高效供暖賬,深入挖掘採暖季節能減排潛力。既保障群眾溫暖過冬,也要最大限度實現取暖節能。

  一方面,在供暖時間上要開展彈性化、人性化探索。除了個別氣候特殊地區,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供暖季一般從11月份持續到來年3月份。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地方會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因冷”提前供暖,卻忽略了“因熱”提前結束供暖。每年3月份,有不少地方天氣已經轉暖,暖氣也幾乎沒什麼“存在感”,有的集中供熱地區甚至出現了“一邊用著暖氣,一邊開著窗戶”的情況。如此“被迫採暖”既浪費能源,增加了排放污染,也浪費資金,增加了群眾採暖費用。所以,供暖部門還需進一步探索完善彈性供暖機制,根據天氣變化適時調整供暖時間及溫度。

  另一方面,對採暖硬體設施要予以精細化、高效化節能改造。目前,國內已有不少新建住宅在天然氣、電力等能源有保障的前提下採取家庭自主供暖,還有的集中供熱地區通過安裝分戶計量設備,實現了精準供暖。通過家庭自主控制供暖面積、溫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供暖熱量損失和無效、低效供暖。此外,對建築實施超低能耗改造也是降低供暖期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徑之一。近幾年來,多個省份和城市已出臺鼓勵發展超低能耗建築的相關政策。可以預見,未來超低能耗建築的推廣使用將成為北方地區冬季取暖的重要節能方式。

  冬季供暖,是民生課題,也是環保課題。既要達到“暖氣熱”,還要實現“空氣好”,看起來似乎是一對矛盾體。實則不然,環保壓力與供熱需求不僅不是對立關係,反而會産生相互促進作用。二者兼顧,可以催生更多清潔供暖方式、技術探索與應用,倒逼供暖管理更加優化完善,推動節能減排向更廣闊的領域延伸和普及。(文/陳發明)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