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美麗中國】環保産業:智慧引領向未來

2019-09-24 13:04: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環保産業是生態環境保護尤其是污染防治的重要物質基礎。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環保産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介紹,2018年,我國環保企業達3.5萬家,從業人員達380多萬人,總産值已超過8萬億元,營業收入達到1.35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17.4%。

  “政府非常重視環保産業的發展。”萬本太説,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壯大節能環保産業。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保大會上指出,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産業、清潔能源産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國環保産業發展指明瞭方向。與此同時,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發佈《“網際網路+”綠色生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環保”的要求,明確了具體的執行單位及時間表,標誌著智慧環保提上了國家日程。

  “探索環保産業轉型升級的高品質發展之路,我們不能忽視現代資訊技術、新一輪科技革命對産業發展和重構的重大影響。數字化、智慧化、智慧化已成為産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趨勢。”在9月6日召開的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智慧環保高峰論壇上,江蘇宜興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表示。

  宜興作為我國著名“環保之鄉”,以國家級環保專業園區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為主陣地,培育了5000余家環保企業,成為全國一流的環保裝備製造基地和技術創新高地。近年來,宜興充分依託環保産業集群化發展、産業支撐體系完善等優勢及水處理、環保裝備製造等特色發展領域,堅定不移以“智慧+環保”為創新抓手和契機,加快推動傳統環保産業與新一代資訊技術的融合發展,基本形成了“智慧監測+智慧檢測+智慧製造+智慧交易+智慧服務”的産業體系。

  朱旭峰介紹,經調查統計,宜興一批智慧化轉型的環保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普遍達到30%,成為引領宜興環保産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何謂“智慧環保”?具體説來,智慧環保系統利用資訊化手段整合環保資訊資源,實現了環保一張圖和環境的全面監管,提升了環境保護水準和對外服務的效能,對於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各地對城市環境基礎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對於環境治理專業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對服務水準和品質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如何從傳統環保産業順利向智慧環保産業轉型,是當前政府和環保企業非常關心的問題,智慧環保領域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E20環境平臺合夥人、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新平表示,資訊技術的發展,尤其是5G的推廣將實現移動網路向工業生産端的滲透,向萬物互聯轉變。環境産業將呈現出“高品質,縱深化,過程化,精細化,系統化”的服務業特徵,環境行業的內生增長力必須依賴於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驅動的智慧化科技創新。

  “‘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長江經濟帶生態大保護、城市霧霾精準治理等都對智慧環保釋放出巨大市場需求。”王新平認為,目前新一代資訊技術在環保企業效能提升方面應用程度較低,智慧化與環境産業深度融合的應用空間很大。展望未來,在物聯網、移動互聯、雲計算等方面實現關鍵應用技術突破,能夠將環保智慧化共性服務需求的交付成果從工程型走向産品化、可複製化的智慧環保企業,將更有可能成為未來之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瑾)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