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培育敢為人先的企業家精神

2019-11-03 13: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盤和林認為,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企業家精神不僅能夠調動員工的生産積極性,提升勞動生産率,還能促進企業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堅實基礎。

  前段時間,筆者作為隨團專家,參加了“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網路主題宣傳活動,考察調研了廣東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深切感受到了當地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的精神。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有一個“遇到綠燈往前走,看到黃燈趕緊走,碰上紅燈繞著走,沒有燈就摸著走”的説法。其實,這描述的是廣東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初期如何利用中央政策發揮“點石成金”的作用,其反映的正是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回顧廣東民營企業發展史,可以發現,在這場史無前例、波瀾壯闊的改革中,正是老一代民營企業家們敢為天下先,衝破種種束縛,才抒寫出今天廣東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壯美詩篇。

  如果説改革初期,廣東的民營企業家們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需要冒險精神,那麼今天,廣東民營經濟站在了一個國際化競爭的新起點上,背後的重要支撐就是“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

  作為全國民營經濟大省,2018年,廣東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地區生産總值、60%左右的投資、70%以上的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95%以上的市場主體。作為全國民營經濟的領航者,如此傲人成就的取得,依靠的也是廣東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正是這樣的創新精神與冒險精神,共同構成了企業家精神兩個最重要的維度。

  近年來,廣東省依靠技術創新而快速成長的民營企業比比皆是。專注於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研究的企業優必選,通過成立實驗室、研究院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出編程教育機器人、智慧商用服務機器人、大型倣人服務機器人等産品,打造了“硬體+軟體+服務+內容”的智慧服務生態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一家民族汽車品牌,比亞迪在全球率先實現純電動重卡商業化和規模化運營,2009年創造性地提出了“城市公交電動化”的概念,2010年第一批電動大巴在深圳上線。如今的深圳,已經成為了全球首個公交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比亞迪也成為首個進入歐、美、日、韓等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民營企業禾信儀器,不僅在國內質譜儀領域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産權,還填補了國際質譜領域光端環保儀器的空白……

  除此之外,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8萬家,約佔全國總量的21.6%,居全國首位;2019年上半年新增高成長中小企業44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家。

  值得強調的是,這種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企業家精神不僅能夠調動員工的生産積極性,提升勞動生産率,還能促進企業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堅實基礎。另外,積極的企業家精神能夠為企業産品品質背書,促使企業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穩定消費者群體。

  廣東民營經濟取得今天的成就,與眾多民營企業家所凝聚的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精神密不可分。在民族復興的背景下,我國的企業家應以廣東民營企業家為榜樣,敢於突破、勤於創新,積極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帶領企業走出舒適圈,實現更多的技術突破,促進我國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當然,在發揚企業家精神方面,政府也責無旁貸。各地政府應敢於放權,減少制度掣肘,提供政策優惠,給予企業更多的發展空間,鼓勵企業大膽創新,為培育良好企業家精神提供有益環境,讓民營經濟及民營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