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水帶泥”變水泥路 渭南合陽鄉村振興換新顏

2019-09-26 09:38: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墻壁上懸挂的是古建築磚雕,院內種植有小花園和搖籃,供家裏老人休閒娛樂,整個營造出院落美、精神美的濃厚氛圍。”一走進坊鎮福德村,通村大道兩邊鱗次櫛比、古風古韻的農房一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高空俯瞰,福德村秩序井然。齊帥旗/攝

  在美麗合陽的建設中,美麗庭院創建工作是美麗鄉村打造的重要環節,福德村作為該縣的示範村,近年來以農村環境整治為重點,投資500余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産業發展、改善村容村貌、強化村民治理,村容村貌變化日新月異。

  “去年開始栽種小綠植6萬餘株,安裝花壇水泥護欄1600余米,提供照明路燈130多盞,2012年至2015年,通村路全部修成水泥路……3條主道與13條巷道互相貫通,整個村子道路四通八達。”福德村黨支部副書記史海明笑意盈盈地説。

福德村通村大道。賀冬鵬/攝

  據史海明介紹,2017年村上將4米寬的通村大道拓寬至8米,13條巷道全部水泥硬化,這項基礎工程惠及全村6個村民小組1690人,完全解決了以往雨天村民的出行困難。

  “之前都是水泥路,不過是‘水帶泥’這種,現在田間小道都修的水泥路;以前破爛,到處是土墻,垃圾成災,村子亂七八糟。現在路修了,房蓋了,臉上也有了面子。”今年46歲的福德村一組村民宋俊偉跟記者説著家鄉的變化。

史海明向記者介紹村裏情況。賀冬鵬/攝

  提及村上的種種變化,史海明感慨道:“以前老人晚上就是打個牌喝點兒酒,現在老人活動變多了,在村裏生活的心情也變好了。”開窗見綠、滿眼風景的福德村,成為合陽縣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陳榮)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