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點讚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什麼

2019-09-14 16:49: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摘要】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以非凡創造性著稱的精神,是以卓絕奮鬥著稱的精神,是以空前凝聚交融著稱的精神,是充滿著綿延不絕夢想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科學闡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闡明瞭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這是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在新時代的科學闡釋,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以非凡創造性著稱的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上

  就物質文明而言,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的發展。當代中國,物質文明創造更加日新月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無人機技術、AI技術、太空技術等展示綜合國力的技術亮相世界,高鐵網路、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用經濟等便利人們生活的技術引領世界潮流。

  就精神文明而言,中國不僅産生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孫子、管子、荀子、韓非子等影響至今的偉大思想巨匠,而且産生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偉大文藝作品和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

  就制度文明而言,春秋戰國時代産生了郡縣制,秦漢確立了郡縣制,這不僅是中國行政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更是中國古代社會進步與發展進程中政治制度建設的一次非凡創新。這一點,英國20世紀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其《歷史研究》(插圖本)中有精彩評價。他説:“希臘化城市市民和中國農民建立的行政體制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精妙的兩種世俗制度……羅馬帝國行政體制在奧古斯都建立後的第7個世紀就土崩瓦解了,而漢朝的行政體制比它早150年,卻一直延續到1911年。”這一體制有效地維護了中華文明的穩定性。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道路、制度、理論、文化的自信和優越性。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以卓絕奮鬥著稱的精神,不僅體現在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而且體現在建設了星羅棋佈的城鎮鄉村

  為了治理桀驁不馴的千百條大江大河,早在秦代以前,中國古人就修建了都江堰、鄭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隋朝,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全長兩千七百餘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在當代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成為了戰略性工程。歷時50年論證、十多年建設,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成功試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南水北調”工程成為了造福億萬中國人民的偉大工程。

  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中國古人就創建了很多産業。例如絲綢産業,商代開始出現綺、紗、縑、紈、縠、羅等品種,西周時期産生了用兩種以上的彩絲提花的重經織物“經錦”,戰國時期絲織品的紋飾從幾何紋發展為動物紋,色彩更加豐富,絲織技術日益完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在眾多産業領域奮發進取,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産品當中,中國有大約220多種産品的産量居世界第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實施産業升級計劃,推進工業強基、智慧製造、綠色製造等重大工程,使得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

  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中國古代就發展了很多市鎮。唐代長安城面積超過8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萬,宮殿金碧輝煌,佛寺寶塔高聳,東西兩市十分繁榮。南宋時期,隨著水路交通和商業的發達,長江兩岸出現了大批的鎮市。臨安屬縣有15個鎮市,建康城外有14個鎮,江陵府沙市和太平州黃池鎮是“客商所聚”的著名鎮市,瀘州各縣也有50多個鎮市。 當代中國,新型城鎮化加快發展,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2.6%提高到2018年的59.6%,近8.3億人口居住在城鎮。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發展道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中國人民意氣風發地走在創造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上。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以空前凝聚交融著稱的精神,既體現在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又體現在一次又一次共同書寫了保衛祖國、抵禦外侮的壯麗史詩

  多民族是我國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這一特色和有利因素是各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共同創造的。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28日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輝煌。可以説,多民族的大一統,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優勢。”當今中國,各個民族和諧共處,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曆史發展過程中,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我們總能化險為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是遇到困苦,我們民族的凝聚力越是強大。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遇到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外來侵略寇急禍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捍衛了民族獨立和自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創造性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使各個民族共同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充滿著綿延不絕夢想的精神,不僅體現在近代以來的奮鬥史中,更體現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

  當前,中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小康社會的夢想不僅是一個百年夢想,更是千年夢想,是兩千年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這個概念,就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使用‘小康’這個概念來確立中國的發展目標,既符合中國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最廣大人民理解和支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我們正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人民美好生活日益展現在我們面前。

  中華民族的夢想不僅源遠流長,而且超越百年、千年,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強大生命力。中華民族宏大的夢想不是烏托邦,是能夠實現的美好理想,因為中華民族從來都是踏踏實實為夢想而奮鬥。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話反映了中國人為夢想而奮鬥的執著,毛澤東同志的“敢叫日月換新天”、周恩來同志的“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朱德同志的“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的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的豪邁都反映了共産黨人為夢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研究員、博導)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全文)》,新華網,2018年11月5日。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