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自信是追夢路上最美的陽光

2019-09-10 17:28:00
來源:來源:南方網
字號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深厚文脈告訴我們,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積澱、薪火相傳與發展創新,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都是經濟總量、科技力量等硬實力提高的過程,更是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提升的過程。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歷經磨難而不衰,靠的不是窮兵黷武、不是對外擴張,而是中華文化的凝聚與感召、傳承與創新。

  國家強盛,則文化興盛。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認可。中國的崛起,民族的復興,都需要文化自信的力量作為支撐,不自信,就難以興業立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文化自信始終把56個民族緊緊凝聚在一起,文化自信是追夢路上最美的陽光。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個理論名詞,而是具體的、實在的。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到現代雜文詩歌;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民族精神“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愛國情懷,到時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傳承,到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美德傳頌,都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蘊含著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理念,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文化自強的優勢所在,是追夢路上最充沛的養分所在、最強大的力量所在。

  文化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回溯來處,發掘精神的河床,就是為了更好地傳承、更好地創新,向更廣闊的未來奔涌而去。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沿河西走廊考察調研,1000多公里行程中,訪敦煌、登長城、瞻仰烈士公墓、考察文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一路前行、一路囑託,中華文明始終是鮮明的主題詞,文化自信始終是響亮的最強音。

  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1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圖書館8位老專家回信,希望國家圖書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再立新功。這一切都意味著,要讓文化自信的陽光灑滿追夢之路,就必須讓文化薪火相傳,讓創造生生不息,使中華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煥發新的生命活力,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芒。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共同奮鬥的思想基石,為追夢提供更持久更強大的思想保證、道德滋養和精神動力,讓文化自信真正成為追夢路上最美的陽光。(南方網林偉)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