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國社會政策70年發展歷程與寶貴經驗

2019-08-27 18:07: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字號

  回顧70年來我國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所走過的道路可以發現,儘管在各個不同時期,我國社會政策的具體體制機制和運作方式不完全一樣,但我國在各個時期始終根據當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並取得了成就,積累了經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於國家各發展階段的經濟和社會背景不同,相應的社會政策也各具特點。總結分析70年來我國社會政策的發展歷程,對未來我國社會政策發展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民生保障特點

  普惠型 全面性 高水準 整合性

  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個國家通常是通過一整套的社會政策體系來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系列相關舉措。70年來,由於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制度體系存在差異,社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起,我國政府就非常重視保障民生事業。新中國成立之初,恢復與發展經濟的任務異常艱巨,而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則是這項任務的聚焦點。為此,當時在快速恢復城市經濟的過程中,各個城市逐漸建立了針對老弱病殘的社會救濟制度。而在農村則通過土地改革使每家每戶都擁有土地和基本的生産條件,以此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此外,從那時開始,政府就著力推動我國工業體系建設,並建立了與工業化相適應的經濟與社會制度體系。當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隨之也被納入其中。為此,政務院于1951年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構建了新中國企業職工社會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

  在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形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框架。這套制度框架包括城鄉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就業、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以及對兒童和特殊困難人群的基本保障。具體的制度城鄉各異。

  在農村,主要是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向農民提供各方面的基本保障。一是通過集體經濟組織保障所有農民的勞動權利和參與集體産品分配的權利,二是通過合作醫療為農民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三是依託集體組織建立公共基礎教育體系,四是通過宅基地制度有效地保障農民家庭基本住房,五是通過“五保”供養制度向農村“三無人員”提供較為充分的保障。此外,當遇到自然災害導致集體經濟無法應對的困難時,國家會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援助,以幫助農民渡過難關。

  在城市,主要通過政府和全民所有制單位向市民和職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是以政府分配就業制度為依託的充分就業制度;二是基本生活品的定量分配和低價供給制度;三是以“愛國衛生運動”與專業化防疫機構相結合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以及由公辦醫療衛生體制所構成的醫療服務體系;四是以國有職工退休、免費醫療、工傷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勞動保險制度;五是國辦教育體系及各單位舉辦的教育服務;六是城市“三無”人員救濟供養體系;七是以單位的公共住房供給體系及福利性分房制度為依託的住房制度;八是政府辦及單位辦託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養育服務;九是針對單位困難職工的救濟制度。

  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實施的民生保障制度體系,具有普惠型、全面性、高水準、整合性的特點。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水準相比,總體福利水準還是較高的。但是,由於當時總體財富水準很低,民生保障的絕對水準也很難再提高。並且,受城鄉二元結構和所有制結構影響,民生保障水準還存在著顯著的結構性區域性不平衡。

  改革開放前,我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體系是建立在一系列經濟、政治與社會條件之上的。首先,我國當時的民生保障制度是建立在經濟發展緩慢和基本生活用品短缺供應基礎上的。從某種程度上看,正是由於當時生活資料總體供應短缺,政府不得不通過計劃分配的方式去進行較為平均的分配,以保障所有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生存條件。其次,當時國傢具有推動工業化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希望通過建立相對完整的勞動保險制度去維繫現代工業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再次,當時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制度為實現當時較為完整的民生保障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礎,尤其是城市中的單位制和農村中的集體經濟組織體系成為城鄉社會福利的有效供給主體。最後,當時社會主義福利理念對建立和維持全面的民生保障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當時經典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分配理論中的按勞分配與“必要扣除”理論並存,依靠國家、集體和自力更生價值理念並存,對維繫當時的民生保障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