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建築業,叫響“中國建造”好品牌

2019-08-08 10:3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國家統計局發佈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

  建築業,叫響“中國建造”好品牌

  從中國尊、上海中心大廈到鳥巢、水立方,從摩天大樓到風情街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中國建築不僅改變著城市景觀,也見證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日益壯大的建築業更是帶動大量關聯産業蓬勃向前。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建築業篇。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優化,技術顯著提高,實力明顯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較為突出的貢獻。

  總産值超23萬億元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建築業迅速發展,産值規模不斷擴張,一次又一次突破歷史高點。2018年,全國建築業完成總産值23.5萬億元,是1952年的4124倍,年均增長13.4%。

  建築業逐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支柱産業支撐作用愈發明顯。2018年,建築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為8.2%,比1979年提高6.8個百分點。

  伴隨國家建設的步伐,建築業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基礎建設工程,極大地改善了人民住房、出行、通訊、教育、醫療條件。2018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

  建設項目亮點紛呈

  報告指出,70年來,隨著中國建築技術不斷成熟和裝備水準不斷提高,三峽大壩、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廈、華龍一號等一系列世界頂尖水準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成為“中國建造”的醒目標誌。

  與此同時,建築業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大項目的規劃和建設,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設施的互聯互通,陸續建成了中緬原油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橋、蒙內鐵路等設施,贏得了廣泛讚譽,使“中國建造”品牌在國際上進一步打響。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6000億美元,其中,2018年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7721份,新簽合同額1257.8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2%;完成營業額893.3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52.8%。

  從業人員達5563萬

  建築業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企業個數迅猛增長。2018年,全國各種類型建築業法人單位已超過120多萬家,其中有施工活動的具有建築業企業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達到9.5萬多家,是1952年的1539倍,年均增長11.8%。

  在企業數量成倍增長的同時,建築業企業綜合實力也得到明顯提升。根據2018年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發佈的國際承包商250強榜單,有69家中國內地企業上榜,數量已連續4年居各國首位。上榜中國企業的國際營業額佔比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位,達到了23.7%,比第二名佔比高9.8個百分點,比2017年提高2.6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之初,建築業行業比較單一。隨著各行各業建設發展的需要,建築業行業也向縱深發展,建設內容上逐漸發展出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石化、水電、水利、機械等建築專業;建造流程上逐步向上游勘探設計和下游工程監理拓展;建設性質上形成房屋建造、土木工程、建築安裝、裝飾裝修統籌發展的局面。

  快速發展的建築業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2018年,全國建築業企業年末從業人員5563萬人,建築業年末從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為7.2%,比1980年提高5.6個百分點。在建築業從業人員大幅增加的同時,人員素質明顯提升,建築師、高級管理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大批涌現。

  李 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