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鄉村農場裏的“智慧范兒”

2019-08-03 16:4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你們看,這坡上種的穀子,都是我們智慧管理平臺下的,這些穀子生長週期長,要實時了解穀子生長數據。”劉峻承興致勃勃地介紹著,他的農場裏展現出濃濃的“智慧范兒”。

  這片農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高茂泉窯村,劉峻承是農場負責人之一,他是土生土長的高茂泉窯村人。作為從事農業多年的“老把式”,他敏銳地看到數字化、智慧化將在未來農業發展中得到廣泛應用。

  “我們在田裏設了多個數據收集點,收集溫度、濕度、風力等數據。然後將數據上傳到雲平臺,處理後的數據會指導具體生産,也會成為生産的標準。”劉峻承説。

  基於對農業發展的思考,劉峻承與京東農業發展部門展開闔作,在農場中引入智慧農場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技術,收集作物生長資訊,建立作物耕種標準,為農作物種植“出謀劃策”,改變了傳統農業低效和標準缺失的狀況。

  陳文雅是京東負責智慧農場管理平臺的工作人員。“我們為農場提供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也是希望幫助農場智慧化升級,目的就是想保證農産品的品質,讓農業能夠高效、綠色發展。”她説。

  農場的技術負責人王亞菲説:“我們之前穀子生産基本靠人的經驗,建立起智慧化模式後,農場的生産就有了標準指導,讓農作物生産效率有了提升。”

  智慧管理平臺使農場能及時監管種、肥、藥等的使用,也能讓消費者以掃碼方式追溯産品資訊。劉峻承介紹,農場産品可以利用雙方合作關係,將産品放到京東線上渠道售賣,使農産品多了一條銷售渠道,讓更多好産品銷售到全國,減輕了農場的銷售壓力。

  “通過實踐,我們不斷改進智慧化技術,也希望將來能夠擴大智慧管理平臺指導下的耕種面積,能夠全面享受農業生産‘智慧化’帶來的好處。”劉峻承説。(記者李志鵬)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