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檔案君|五代守護的溫暖家書,詮釋一心向黨的拳拳初心

2019-07-17 11:04: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1931年5月,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發佈了《關於土地問題的佈告》,向群眾宣佈:“一經分定的土地,即歸農民所有,任其出租買賣,生的不補,死的不退”。這一政策的實施,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他們全力支援蘇維埃政權,爭先恐後參軍參戰,推動了革命和生産的發展。

  1932年春開始,由於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和蘇區的鞏固,為了擴大紅軍規模,贛南蘇區有計劃地動員青壯年自願加入紅軍。

  一走兩年無音訊,首封家書號召青年踴躍參軍

  歐陽洪長自幼父母雙亡,後被叔叔歐陽榮發收養長大。為了響應擴紅運動,歐陽洪長與歐陽榮發的長子都決定參軍。考慮哥哥已生育孩子,責任重,自己暫無孩子,歐陽洪長便勸説兄長留下照顧妻兒,自己參加紅軍。

  據統計,1932年1月至3月,中央蘇區開展第一次擴紅突擊運動,江西全省擴紅11833人;到9月底,江西原計劃7、8、9月擴紅12300人的目標被超額完成,達到了28690人;10月20日到12月20日,不完全統計,江西全省14個縣共擴大紅軍14991人。

  歐陽洪長1934年2月15日寫給叔叔的家書。資料圖

  歐陽洪長這一走便是兩年。1934年2月15日,當時在紅軍第二十二師師部偵察連工作的歐陽洪長給家裏寫了一封家書。歐陽洪長在信中詢問了歐陽榮發的健康以及家裏的一些情況,他表示自己目前一切平安,希望家裏人不要掛念,並且希望叔叔能“寄鞋一雙,寄紙洋貳元”。他還囑託家裏人“鼓勵全體青年群眾起來擴大紅軍到廿二師來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最後,歐陽洪長讓歐陽榮發收到信後“馬上回音”。

  再寄家書,鼓勵青年參軍保障土地利益

  當時寫這封信給家人報平安的歐陽洪長也許很難料到,自己所在的22師將在筠門嶺面臨一場巨大的戰役,這將是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重要組成部分。筠門嶺西臨湖南,東近福建,南下廣東,北距會昌,和當時的紅色首都瑞金只有一百零一公里,是水陸通商要道,是粵贛邊區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

  紅軍22師所處的粵贛省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處於中央蘇區的南方戰線。面對粵桂敵人的步步逼進,駐守南線的紅軍22師及地方武裝,在“左”傾錯誤路線的軍事指揮下,實行“分兵把口”,與國民黨粵軍三個師在筠門嶺地區進行陣地戰。儘管紅軍指戰員英勇頑強、浴血奮戰,但因敵眾我寡,遭受重大傷亡。4月21日,筠門嶺被廣東軍閥陳濟棠部攻佔,紅軍22師被迫退到中村、站塘一帶,整個南線的形勢異常嚴峻。

  歐陽洪長1934年8月30日寫給叔叔的家書。資料圖

  當歐陽洪長所處的紅軍22師大規模被敵軍鉗制之時,他們遇到了一個巨大的轉折。

  1934年6月,毛澤東親臨紅軍22師駐地一一站塘李官山視察。根據廣東軍閥陳濟棠部侵佔筠門嶺後表現出停停打打,千方百計想和紅軍拉關係的情況,毛澤東與省委、軍區的領導一道制定出“打”與“和”有機結合的鞏固南線、保衛會昌的作戰計劃和部署。

  由於毛澤東對粵贛省工作的正確指示,南線形勢出現了新的喜人變化。在整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不斷失利的情況下,南線形勢大為好轉,整個戰線局勢穩定,遊擊戰爭紛傳捷報,群眾的政治熱情重新高漲,紅軍指戰員信心倍增。

  在毛澤東寫下的《清平樂.會昌》中,似乎還能窺見這場戰役給他帶來的喜悅之情:“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這首詞記下了第五次反“圍剿”中曾經出現過的希望,記下了會昌人民和紅軍戰士為保衛蘇區所進行的英勇鬥爭。

  身在紅軍22師的歐陽洪長當時對第五次反圍剿似乎也充滿了信心,他在1934年8月30日給家裏寫的家書中,只字未提筠門嶺戰役中經歷的生死危機,只稱“我們在前方榮(勇)敢衝鋒消滅敵人,叔臺在家中都要做宣傳,鼓勵一班青年赤衛軍(隊)到前方來粉碎敵人五次圍剿,才能保障土地利益”。

  侄讓叔信黨,叔讓侄事黨,家書記錄拳拳愛黨心

  歐陽洪長1934年9月9日寫給叔叔的家書。資料圖

  1934年9月9日,歐陽洪長再次寫了一封家書。他依舊報喜不報憂,稱自己在前方身體很強壯,讓叔叔不要掛念。在信中他照例詢問了歐陽榮發的身體情況,並問道“今年的穀子割到多少”。他還在信中叮囑歐陽榮發如若田地有困難,“到鄉蘇派人來家中解決一切困難”。歐陽洪長還表達了此次寫信是希望叔叔能寄紙洋肆元到廿二師部偵察連。

  1934年8月3日,歐陽榮發寫給歐陽洪長的回信。資料圖

  1934年8月3日,歐陽榮發給在前方的侄兒寫了一封回信,但可能因為前方軍隊開動,這封信而後被退了回來。歐陽榮發在信中寫道,“知你在前方身體強壯,我們閱信後心甚暢快。先寄來大洋貳元與你應用。因接到你們的信到如今很久了,諒你們的隊伍開動,現今不知你開到何處,所以布草鞋家們不曾寄來。”歐陽榮發還很細心地提醒歐陽洪長,要寫清楚軍、師、團、營、連、排以及駐紮何地,這樣才能將東西寄給他。並在信中期盼他在前面要努力工作,消滅敵人第五次圍剿,爭取革命勝利……

  當時的歐陽洪長與歐陽榮發也許都沒料到,他們期待的“消滅敵人第五次圍剿”最終沒有實現,南線出現的轉機未能扭轉大局,中央紅軍不得不于1934年10月實行戰略轉移。

  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並沒有抹殺百姓對紅軍的熱情。在中央紅軍出發長征時,蘇區人民踴躍參軍,在擴紅運動中到處出現有父母送子妻送郎、父子兄弟爭挎槍的動人情景。在中央紅軍出發的86萬多人中,僅贛南籍子弟就達5.6萬多人,佔總數的65%。有的縣、區、鄉的16歲至55歲的男子,凡是身體合格的都爭先恐後地走了。蘇區人民還提供了大量軍需物資和軍費。僅贛南地區,就提供了稻穀84萬擔、棉花8.6萬餘斤和製造槍彈的8萬多斤銅等。此外還有價值10萬元的中西藥品和150多萬元軍費。

  歐陽可輝(左二)與孫女歐陽強(左一)及孫子歐陽彥(右一)的合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增強 攝

  當初“在前方勇敢衝鋒消滅敵人”的歐陽洪長,到底有沒有參加這場轉移,已不得而知了。家裏人甚至不知道他在何時何地犧牲的,只是在等了“很多年之後”,歐陽榮發將其長子的小兒子歐陽可輝,按照約定過繼在了歐陽洪長的名下。

  四封家書因黨而生,也為黨而捐

  這四封家書經過歐陽榮發及其長子的保管,最後傳到了歐陽可輝手中。為了讓整個家族的人都了解這個故事,歐陽可輝專門將原件複印了數十份,確保直系親屬中每人都有一份。而自己的那份複印件連同原件,被鎖在了自己床頭旁櫃子裏的木盒中。

  這些家書,是85年前贛南百姓擁黨愛黨的一個縮影,也是常懸于歐陽榮發家族心中,提醒要時刻忠於黨的家訓。

  存放家書的小木盒。受訪者供圖

  2019年6月14日,76歲的歐陽可輝最後一次將四封家書的原件從他的小木盒中取出,把他送到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歐陽可輝(前排右四)捐贈信件後領取了證書。資料圖

  父親一直是歐陽可輝的驕傲與榮光,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父親,了解這段歷史,“這些信件不光是我家的,也是國家的、歷史的。它是所有蘇區人民支紅擴紅的一個見證,應該得到更好的守護!”

  而就在歐陽可輝捐獻家書的紀念館中,習近平在5月20日下午,在這裡曾説道,“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中央蘇區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後取得了勝利,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像的。

  歐陽洪長為了革命一往無前的理想信念也成為了歐陽家族最寶貴的財富。在捐出前一天,歐陽可輝的孫女歐陽強帶著弟弟歐陽彥去縣城裏作了文件掃描,他們覺得這比爺爺的複印件能保留更久一些。“我們非常珍惜太爺爺留下來的這些信件以及背後所承載的精神”,歐陽強説,“它代表了一種堅定的信念,以及為了革命捨生忘死的精神,我們一定要繼承!”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