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張“固執”的反對票,挽救了中央紅軍(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2019-07-13 10:2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貴州遵義市向西約50公里的楓香鎮,有一塊高山環繞的田壩。茍壩會議會址(見圖。人民網記者涂敏攝),就坐落在茍壩村馬鬃嶺山腳。房屋主體為木結構,經過簡單的修繕,大部分保持著原貌,外墻依然保留著紅軍當年寫下的標語。

  1935年3月10日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了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上,一張“固執”的反對票,使整個中央紅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

  3月10日,紅一軍團發來電報,建議進攻打鼓新場。主持中央工作的張聞天馬上在茍壩召開20余人參與的中央會議。毛澤東分析認為一旦不能迅速攻克,勢必陷入重圍,應該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但反對者只有他一人,其他同志一致贊同要打。經民主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通過了進攻決定。

  會議爭論之激烈難以想像。據記載,毛澤東堅決反對,“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司令部政委了!”但會議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表決方式錶決,結果將毛澤東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的職務表決掉了。

  那時,毛澤東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把滇軍調出來”實現“跳出重圍”的戰略構想。思來想去,為了革命大局,他説服了負責起草進攻命令的周恩來推遲下令,又去説服朱德。深更半夜,一盞馬燈伴著毛澤東走過坑坑洼洼、幾里長的田埂小路。村民告訴記者:“這條路現在白天都不好走,要花近半小時,80多年前路況更差。”

  “如果沒有此行,歷史可能會重寫。”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葛鎮亞説。

  後半夜,軍委二局截獲電令,得知國民黨中央軍、川軍、滇軍正從四面八方向遵義、鴨溪、打鼓新場集結……如果進攻,紅軍將面臨“圍剿”。事實證明了毛澤東意見的正確——打鼓新場不是可打可不打的問題,而是關係到紅軍存亡的問題。

  3月11日一早,會議繼續進行,放棄了進攻打鼓新場的計劃。原有的多人集體指揮軍事行動的領導方式,弊端暴露。3月12日,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新“三人團”,全權指揮軍事。遵義市播州區檔案館黨組書記、館長楊生國認為,茍壩會議補充和完善了遵義會議的決定,新“三人團”的成立有利於在敵情瞬息萬變的複雜戰爭環境下,保證正確軍事指揮的實施。

  “老一輩革命家光明磊落的政治品格在茍壩會議得到了鮮明體現。”遵義市長征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先榮説。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3日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