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河北曲周:“流動課堂”進農村 農民家門口“上大學”

2019-05-31 13:3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石家莊1月29日電(記者趙鴻宇)“葡萄容易裂果,裂了就爛,別説賣不出好價錢,自己都不喜歡吃。”29日,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張宏彥在河北省曲周縣前衙村給近百名村民講授葡萄種植技術,每講完一個小節,總會引起大家提問。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聽到中國農大的老師們講課,而且説的很接地氣,很多都是我們經常遇到卻不夠重視的問題。”50歲的村民龍景德在培訓結束後説,“全程3個小時我全神貫注,這也算上‘大學’了,下次聽課要早點來‘佔座’。”

  前衙村的“流動課堂”是曲周縣開展冬季農技培訓全覆蓋活動的一個縮影。1月中旬以來,曲周縣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成立了10多個小分隊,分赴全縣所有村莊,巡迴開展農技培訓。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林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在講課前我們先與各鄉鎮進行溝通,了解各村産業發展情況,掌握各村需求,再有針對性的備課和講授,進而實現‘一村一課不重樣’。”李曉林説。

  據介紹,這次培訓課程非常緊湊,每個小分隊每天至少走兩個村,每一個鄉鎮都提前進行準備,並在各村公佈了“課程表”。

  參與此次活動的中國農大碩士研究生楊燕玲稱,她已走過曲周縣36個村,在給農民上課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有時村民的提問她一時還回答不上來,便相互留下聯繫方式,與老師探討後再給他們答覆。

  曲周縣依莊鄉曹莊村的谷書起告訴記者,2015年,他投資16萬元建起一座西瓜大棚,由於技術原因,種植過程中經常遇到小麻煩。29日有專家在曹莊村進行了相關培訓,讓他重新看到希望。“學了技術,留了聯繫方式,我今年要更用心地去經營,爭取能有個好‘成績’。”谷書起説。

  截至目前,曲週全縣已有5000多名農民接受了技能培訓,之後當地政府還將聯合有關高校對全縣農村産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為深層次的農技培訓和農村産業建設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