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緣何多家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2019-05-10 15:07: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字號

  進入5月份以來,多家外資機構釋放出看好中國經濟的信號。渣打銀行、澳洲聯邦銀行、摩根大通分別將中國今年全年GDP增速預期上調至6.5%、6.5%和6.4%。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0.2個百分點,同時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被上調今年增長預期的主要經濟體。

  投資、消費和出口,被譽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日均新登記成立企業1.65萬戶、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今年一季度經濟運作數據亮點頻現,充分證明了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改變。從各項數據來看,投資穩定增長、消費提質升級、外貿開局平穩,助力著中國經濟在高品質發展征程中蹄疾步穩,為外資機構所看好。

  投資穩定增長,中國經濟活力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加快通關速度、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今年一季度,在一系列措施推動下,全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6%,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4%,外商企業投資同比增長8.7%。隨著中國減稅降費進入實質性落實階段,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消費提質升級,中國經濟成色好。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5.1%,明顯高於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旅遊、教育、衛生健康等消費比重增加,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事實上,隨著經濟水準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中國消費市場潛力還將繼續釋放,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強勁動力。

  外貿開局平穩,中國經濟顏值高。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形勢不樂觀,主要貿易夥伴經濟增速放緩。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中心、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家,中國前4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51萬億元,同比增長4.3%。事實上,中國企業的創新以及技術和加工水準的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産品的需求依然旺盛。可以説,中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已經成為了全球貿易運作的“穩定器”。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多家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就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的堅定信心。當前,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障礙、以高水準對外開放增活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愈加充沛。“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等一系列舉措,中國經濟已呈現出新的動能。”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就如是表示。“三駕馬車”齊發力,拉動著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大信心、更強動力。(林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