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提升城市功能,推動雄安新區新時代高品質發展

2019-04-03 14:55: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傅佳莎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設立雄安新區,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雄安新區建成兩週年以來,在新區城市基礎功能建設,助力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下一步建成綠色低碳、開放創新、資訊智慧、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規劃先行,謀定而後動。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工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2019年1月,《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外公佈,這是由多家機構協同推進,歷時一年多才形成的成熟方案。通過多規合一、多部門協同、多項支撐,《規劃》將非首都功能疏解、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保護、城市建設等多維目標分層逐級的納入到規劃編制框架中來,對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起到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的指引。

  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新時期下,北京確定為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雄安新區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扮演著排頭兵、尖刀連的重要角色。2018年,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第八十中學、六一幼兒園、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分別通過成立雄安分校區或與當地學校建立合作關係等方式,推動北京教育功能疏解。2018年11月22日,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潞河醫院-雄縣醫院腦科中心在雄安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北京醫療機構通過與雄安開展幫扶對接,推動北京醫療功能疏解。雄安新區在做好非首都功能及産業轉移的承接與合作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加快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和建設。機場、高鐵、城際鐵路、公路等交通網路施工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北京新機場建設已進入竣工倒計時,預計2019年10月投入使用。新機場周邊五縱兩橫綜合交通網路建在2019年6月也將具備通車條件。雄安新區不僅納入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還和全國高鐵網緊密銜接,將有五條高鐵在雄安交匯,三小時內可通達太原、鄭州、瀋陽等城市,這種與周邊城市的廣泛連接,大大增強了雄安新區的樞紐輻射能力。

  多管齊下加快資源環境修復。雄安新區在植樹造林、污水治理、圍堤圍埝治理、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工作都在穩步推進。“千年秀林”工程已累計造林11萬畝,植樹1100萬株,未來新區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1%提高到40%。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已完成北庫7.5公里污染治理工程,預計2020年底完成治理工作。2018年9月發佈“禁漁令”以來,治理圍堤圍埝、網圍及溝壕水産養殖741處,養殖面積9.1萬畝,養殖戶875個,圍堤圍埝水産養殖設施全部清除完畢。同時,雄安新區對轄區內納污坑塘建立臺賬管理、全面排查、科學治理,截至2018年底,共治理納污坑塘606個,治理黑臭水體5條。

  依靠數字經濟帶動産業升級和智慧城市建設。雄安新區並不是簡單的承接北京疏解的密集型、附加值較低的商業功能、生産功能,而是通過與數字經濟的結合,從一開始就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結合起來,帶動轉移産業的升級換代,推動現代化城市建設。目前,雄安新區已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發揮網際網路三巨頭的連接能力、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力,以及人工智慧、大數據和位置服務能力,推動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建設。京東、菜鳥網路、蘇寧物流等企業將研發成熟的全鏈路無人配送技術在雄安新區率先試用,人工智慧技術在物流快遞行業實現實際應用。

  通過兩年緊鑼密鼓地建設,雄安新區在城市建設、産業發展、科技創新、公共服務提升等方面實現良好開局,城市基本功能建設的基礎打好之後,推動雄安新區的城市核心功能建設,是未來更為需要也亟需破解的議題。

  一要強化科技創新功能,抓住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重大機遇,進一步推進高端産業功能區建設,著力培育大數據、人工智慧、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

  二要實現集聚化,加強産學研用合作、産業鏈協同創新,堅持龍頭項目帶動和産業鏈條驅動,積極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通過多層次、多方位、多領域的開放創新,努力形成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智慧發展的産業體系,打造高品質發展全國樣板,更好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責任編輯:毅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