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大代表李智:堅守公平正義,弘揚法治精神

2019-03-21 09:58:00
來源:法律與生活
字號

  人大代表李智:最高法院報告堅守公平正義、弘揚法治精神 

  【《法律與生活》雜誌社記者盛學友 報道】2019年3月12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智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西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兩高”報告時説:“最高法、最高檢的工作報告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都很強,是展現司法擔當、彰顯司法為民、弘揚法治精神的好報告。我完全贊成!”

  “兩高”報告:站位高、內容實、形式活

  李智代表説,“兩高”報告政治站位高,通篇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精神,體現了“兩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司法為民的高度政治自覺和強烈使命擔當。

  “兩高”報告內容實,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深刻透徹,部署工作切合實際,最高法院工作報告打破傳統體例,將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單列一個部分來寫,重點回應了代表關切。

  “兩高”報告表現形式活,“兩高”報告在主文之外,分別添加了名詞解釋、圖表分析、新媒體連結等附件,圖文並茂、形式多樣,為代表全方位了解“兩高”工作提供了便利。

  李智代表認為,過去一年,“兩高”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李智代表通過認真研讀最高法院工作報告,並結合過去一年對最高法院工作的了解,就最高法院工作重點談了五點認識和深刻體會。

  1.主動服務大局,強化司法擔當 

  一年來,最高法院緊緊圍繞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大攻堅戰、民營經濟發展、創新型國家建設以及雄安新區、長三角區域、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等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密集出臺或會簽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監督指導各級法院圍繞大局依法履職,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其中,圍繞陜西區域發展戰略,在陜設立第二國際商事法庭,批准設立西安智慧財産權法庭,為促進陜西創新驅動發展、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創造了有利條件。

  2.攻堅執行難題,取得重大進展 

  2016年3月以來,最高法院全面打響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深入推進執行體制改革、制度變革和實踐創新,推動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援、法院主辦、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創建了覆蓋存款、證券、車輛、房屋等16類主要財産資訊的查控網路,建立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懲戒機制,查人找物、失信懲戒、財産變現等執行難題穩步改進,執行工作強制性、資訊化、規範化水準明顯提升,執行工作質效大幅提高,基本解決執行難取得重大成效。執行到位金額4.4億萬元,46名幹警犧牲在工作崗位,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為徹底解決執行難奠定了紮實基礎。

  3.加強訴訟服務,彰顯為民情懷 

  一年來,最高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依法嚴懲惡意欠薪、食品藥品領域犯罪,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行動,會同婦聯、殘聯出臺意見加強弱勢群體權益保障,推進“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建立線上調解平臺,提高群眾訴訟便利,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第六巡迴法庭作為三秦百姓家門口的最高法院,積極弘揚人民司法優良傳統,廣泛開展進基層、進校園活動,深入各巡迴點就地接訪,並與陜西省三級法院聯合化解纏訴纏訪案件,收到良好效果,陜西省法院進京訪同比下降24.80%。

  4.堅守公平正義,加強人權保障 

  一年來,最高法院堅決守住預防和糾正冤假錯案的底線,依法糾正“五周殺人案”等10件重大冤錯“舊案”,依法宣告819名被告人無罪,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新時代法治進步與公平正義。

  期間,最高法院7位院領導先後來陜調研指導工作,4個業務部門深入陜西省跟蹤指導南鄭“2 15”張扣扣殺人案、米脂“4 27”殺人案、開發商狀告業主案、葉挺烈士名譽侵權案等重大有影響案件“三同步”工作,這些案件審理取得好的效果,其中葉挺烈士名譽侵權案入選“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2018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

  5.深化司法公開,提升司法公信 

  最高法院出臺深化司法公開31條舉措,加強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資訊四大公開平臺建設,拓展司法公開廣度深度。

  兩條建議

  第一,建議“兩高”高度重視、積極研究解決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管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2016年8月,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開,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管改革作為四項基礎性改革措施之一,如果説其他三項已處於“精裝修”階段的話,則這項改革還處於搭建“四梁八柱”階段,財物方面問題主要是保障分散,保障標準有的被降低,保障不及時;人員方面問題主要是管理機構多頭,程式增多,時間加長,隊伍的活力和調整受到影響。

  第二,建議最高法院切實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標準化、規範化水準。

  近年來,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和推動下,全國各級法院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步伐,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發了一批符合司法規律的應用系統,有效提升了訴訟服務中心、科技法庭、執行指揮中心等重點場所資訊化水準,為提高辦案質效提供了科技支撐。

  目前,在智慧法院建設過程中,各地法院在軟體開發、項目建設等方面存在參差不齊、各自為戰、缺乏統一規劃等問題,既影響全國聯網提升,也影響各省建設開發。

  希望最高人民法院總結近幾年資訊化建設成功經驗,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堅持司法規律、體制改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提高效率,進一步加強智慧法院建設統籌規劃,對一些已經成熟的項目建設和軟體應用統一部署、推廣,促進成果共用,節約研發成本,不斷加快智慧法院建設進程,努力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