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彰顯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氣象——政協委員暢談新時代履職心聲

2019-03-11 19:0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新聞發佈廳】

  在3月10日上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記者會上,賴明、吳為山、潘建偉、霍啟剛、石紅5名政協委員答中外記者問,分享履職故事和感言。

  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需要凝聚力量、團結奮鬥。面對這一現狀,本屆政協首次提出了“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我們委員的履職要緊扣雙向發力,特別是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説,“要真正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好釋疑增信,凝聚人心。”

  對此,賴明委員舉了一個例子:“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有的地方認為,不搞大開發就是不要大的發展。但一個覆蓋全國11個省市、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産總值都佔到全國的40%左右的地區不能很好地發展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所以我們在調研過程當中也與基層的幹部群眾一起交流,共同學習理解‘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核心要義,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追求高品質發展。”

  在凝聚共識方面,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委員深有感觸。

  霍啟剛委員用一組數據,亮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在香港青年人中的影響力指數:對大灣區發展的理念持認同和一般認同的高達83%,對大灣區給香港年輕人帶來機遇認同或一般認同的達86%,但對於是否願意在大灣區裏面求學、居住、創業、就業,16%、23%、20%、21%的數字,則反映出顧慮情緒的顯著存在。

  “這也是我們未來工作的方向,要通過更精準、更高效的交流活動,凝聚共識、樹立信心。”霍啟剛委員表示,“從香港到大灣區,我們必須改變‘北上’的概念,這不過是家的擴大、家的延伸。”

  政協履職與其他工作有機融合

  將政協履職、民主黨派工作、科研工作有機結合,是這兩年來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委員分配時間的“秘訣”。

  “我國目前在量子資訊領域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和較強實力,但在滿足國家戰略緊迫需求上,科技資源的整合力度和支援強度還有所不足。”在去年一次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上,受九三學社的委託,潘建偉委員作了題為《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打造高水準創新團隊》的發言,建議儘快實質性啟動國家實驗室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2030的項目。“通過全國政協這個大平臺,對國家決策提供一些有參考價值的建議,推進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潘建偉委員説。

  而作為文藝工作者,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長期思考、踐行的目標。30多年來,吳為山委員以中國文化名人為素材進行創作,500多件植根于中華文化的雕塑作品,受到各國人民喜愛。

  “這些作品刻著中華民族歷史的滄桑,表現出中華民族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最優良的道德品質,同時也體現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所以受到世界歡迎。”發言中,吳為山委員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僅僅是中國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我們要通過美的形式,讓優秀中華文化在藝術創造中體現出來。”

  身體力行突出提案品質導向

  去年,全國政協獲立案的提案數量為4567件,其中經濟方面的提案佔41%,民生方面的提案佔29%。如何提高提案品質的意見,突出品質導向,是今年全國兩會中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

  賴明委員指出,首先,提案必須要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圍繞老百姓的關切入手;其次,提案必須深入進行調研,深入基層認真了解基層的情況;再次,提案要從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上著眼;最後,提案要把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真實反映出來。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習近平總書記去過的十八洞村火了,精準脫貧後的十八洞村如今已成了熱門景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石紅委員掩飾不住喜悅之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精準脫貧工作,石紅委員是有力的參與者、見證者、經歷者。過去一年中,石紅委員幾乎每個月都要到她所聯繫的雙龍鎮走訪、調研精準扶貧工作。“雙龍鎮的27個村全部走遍,有的村一個月就要走3次”。

  在走訪調研中,石紅委員想貧困戶所想,急貧困戶所急。2017年,利用政協工作和聯繫工商聯的優勢,她幫助貧困戶施光成聯繫商會會員和民營企業,一週之內賣出了施光成種植的6000斤西瓜。大大提振了當地其他貧困戶的信心,也帶動起更多貧困戶成功脫貧。

  走基層、搞調研、勤思考,已經成為政協委員履職常態。2018年7月,霍啟剛委員帶著由150位香港青年人組成的調研團,從深圳出發,乘坐高鐵到武漢、北京等地,了解國家發展的策略和國家給予的機遇。此行不但給香港青年人帶去新鮮和樂趣,更增加了他們對祖國的認知與認同。

  (光明日報記者 劉夢)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1日 11版)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