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300次的飛躍”——長征系列運載火箭300次發射五大看點

2019-03-10 11:2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西昌3月10日電 題:“300次的飛躍”——長征系列運載火箭300次發射五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陳芳、胡喆

  一聲春雷拔地而起,耀眼紅光映透夜空。

  3月10日零時二十八分,巨大的轟鳴聲響徹大涼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著中星6C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隨後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一刻,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正式刷新為“300”。

  長征火箭:追夢太空的起點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強,航太的舞臺就有多大。一系列中國太空探索的大動作,都是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運送下完成的。

  火箭,是連接人與太空的天梯,更是追夢太空的起點。翻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300次發射史,就如同翻開一部中國航太的發展史。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全國人民的期待中起飛,將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開啟了我國自主進入太空時代的新紀元。

  “彼時,我國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是300千克。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我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分別達到了25噸級和14噸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尚志説。

  40多年間,長征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數十倍。

  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也是我國當年唯一一次航太發射。而到2018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全年發射37次,使中國航太發射數量獨佔鰲頭。

  尚志介紹,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時,還是中國火箭的一枝“獨苗”。現在長征火箭家族已擁有退役、現役17型運載火箭和多型在研、論證型號,形成了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衛星、飛船的能力。

  2015年9月20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成功發射,以“一箭二十星”創造了中國航太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備受關注的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也正在開展關鍵技術深化論證工作,將成為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不斷為中國航太提供更多可能。

  “1.65米的跨越”:中國航太製造能力最新注解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60多年前,中國航太事業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太發射任務的成功,都是中國航太不斷努力的注解。

  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為例,在此之前中國火箭直徑是3.35米直徑,而長五火箭的直徑為5米,雖然只是1.65米的跨越,卻凝結了無數航太人的心血。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院長郝照平介紹,5米直徑大型箭體結構為我國運載火箭首次採用,是火箭實現運載能力重大跨越的基礎,設計、製造、試驗難度很大。

  “長征五號突破了12項重大關鍵技術247項關鍵技術,不僅使整個火箭技術能力達到國際先進行列,同時帶動了國內相關工藝、工業製造能力的進步。”郝照平説。

  無毒無污染:綠色火箭漸成長征系列主流

  長征六號的成功首飛,拉開了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投入使用的序幕。隨後,長征七號、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先後登場。

  未來,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還將研製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長征九號、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完成我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更新換代,綠色無污染的環保推進劑將成為中國火箭的主流。

  以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現在採用的三種新型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污染的推進技術。三型新型發動機的研製,使我國運載推進技術水準大幅提高,不斷為“美麗中國”做出努力。

  開放合作:中國火箭自信走向世界

  隨著技術的進步,長征火箭的“國際范兒”越來越足。

  1985年10月,中國政府向世界宣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將承攬國際商業發射服務。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火箭成功發射美國休斯公司研製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中國航太自此踏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

  截至目前,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已完成48次國際商業發射,發射56顆國際商業衛星,並向國際客戶提供17次搭載發射服務,打造了“中國長征火箭”這一知名品牌。

  近年來,國際商業航太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先後為寮國、白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等國提供了國際商業發射服務。

  在2015年寮國一號廣播通信衛星項目中,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首創“天地一體化+商業運營”新模式,為長征火箭拓展國際商業發射市場開闢了新思路。

  共用發展成果:讓普通人的“航太夢”不再遙遠

  隨著中國航太的接續發展,航太科技不再只是“高大上”的硬科技。

  “我們將借助優勢的航太運輸服務,通過全新共用發展的新模式,為市場提供滿意的發射服務和天地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航太與人的良性互動。”郝照平説。

  近年來,為滿足消費者多元的發射需求,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推出了“太空專車、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三型“太空車”概念,旨在為客戶提供天地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優化組合的發射資源配置。

  為了讓普通人的“航太夢”不再遙遠,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還將逐步實施太空車、太空星網、亞軌道飛行體驗等面向大眾的商業航太計劃,為全球的大眾化小衛星提供搭載服務。

  “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于實幹。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太夢。”中國航太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表示,作為我國航太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站在長征火箭300次發射的新起點上,我們將大力弘揚航太精神,在航太強國建設新征程中續寫更大的輝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