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快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如何發力?

2019-01-05 14:3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加快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如何發力?

  新華社記者王希

  經濟形勢越是複雜,越是要發揮改革的關鍵作用。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強調要深化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為重點,推動相關改革走深走實,並就重點領域改革作出了一系列具體部署。

  40年沐風櫛雨,40年砥礪前行。當前,我國經濟體制發生深刻變化,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還有許多深層次問題需要破解,尤其要努力推動國資國企、金融、財稅等重點領域改革,儘快取得新的突破。

  國資國企改革,事關中國經濟未來。“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公平競爭原則”“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改組成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此次會議上提出的一系列安排力度十足、亮點突出。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表示,會議釋放了以管資本為切入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政策信號,預示著未來具體的改革舉措將更加遵循國有資本運作規律,更加注重國有企業價值管理,更加重視國有經濟高品質發展。

  事實上,此次會議閉幕不久,國資委就啟動了新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航空工業集團、國家電投、國機集團等11家中央企業入圍。

  “試點企業要充分總結借鑒前期試點的經驗做法,瞄準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加快改革步伐,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升級版。”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深入研究授權放權,指導和幫助企業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充分調動改革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有利於改革的外部環境。

  金融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業內普遍認為,在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防範金融風險任務凸顯的背景下,通過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從根本上化解風險、激發活力,具有更強的現實意義。

  會議提出,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回歸本源。

  “這實際上相當於金融體系的‘供給側改革’。”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説,一方面繼續推動金融機構,特別是小型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另一方面鼓勵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通過進一步豐富金融機構主體來提升金融體系全面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著墨頗多——提出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並明確了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儘快落地等具體改革舉措。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改革方向和目標進一步明確,未來資本市場改革勢必將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加以推進,進而不斷提升金融體系促進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能力。

  此次會議還提出,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幹的就讓企業幹。

  “這樣的表態直接有力,結合近期出臺的支援民營企業的一系列具體政策,我們預計2019年經濟體制改革的市場化方向將更加鮮明,共識將進一步凝聚,有助於穩定預期、增強信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表示。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