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中秋節連著豐收節 奮鬥是團圓最炫底色

2018-09-21 22:05:00
來源:華龍網
字號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每每看到中秋圓月,我們會想到家人,想到故鄉,想到親友……中華的月亮文化注滿濃濃人倫情義,沉澱在中國人意識裏的中秋團圓意涵,成為中華兒女追求的生命情調、生命境界。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中華民族向來對“圓滿”寄予了無限美好的情愫和嚮往,人們之所以選擇八月十五過“團圓節”,顯然不只緣于月到中秋分外明、格外圓這一自然節律,而更緣于中秋正值秋收時節一起分享成熟的甜蜜、豐收的喜悅格外甜、分外香。今年中秋節連著豐收節,看似巧合恰恰契合了這一點,由此也清楚地表明奮鬥是中秋佳節最閃亮的底色。

  團圓的期盼裏激發奮鬥的動力。春華秋實。有春天的辛苦耕耘,才有秋天的碩果纍纍。無論是守望家園,還是遠走異鄉,田間有個好收成,工作有不俗成就,諸事有圓滿結果,是每個人心中最樸素的嚮往。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我們辛勤勞作、孜孜以求、砥礪奮鬥,何嘗不是為了為家多盡一份力、為國多作一份貢獻,在萬家團圓之時,能夠交出一份值得引以自豪的“賬本”,讓家人一道分享成功和收穫的喜悅,何嘗不是為了讓團圓更有成就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團圓的甜蜜裏蘊含奮鬥的故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秋收季節,五穀豐登;普天同慶,香飄萬里。雖説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月餅的花樣、餡料越來越豐富多彩,但中秋吃月餅是依舊是各地中秋節共同崇尚的民俗,也始終保持了“滿圓”和“香甜”主色調。家人一起品嘗月餅,品嘗的是甜蜜親情,也是奮鬥的酸甜苦辣。這一刻,我們不只沉浸于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陶醉於親情相悅的甜蜜相擁,更有親密無間的關懷體貼和苦盡甘來的鼓勁勉勵。

  團圓的輪迴裏接續奮鬥的精彩。“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團圓也是為了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懷揣親人的關懷、期勉和囑託,為了下一個更加豐碩的金秋再出發、再奮鬥。因而,中秋節不只有詩意,更有遠方。幸福生活要靠奮鬥實現。千百年來,正是在這種團圓的輪迴中,世世代代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持不懈、接續奮鬥,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讓未來的生活更殷實、更富有、更幸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秋節既是民俗節日,更是一種民俗文化,涵養著深厚的家國情懷,釋放出生生不息的奮鬥動力。豐收節與中秋節相互輝映、相得益彰,必將迸發出更為磅薄的奮鬥動能,譜寫新時代家國團圓、民族復興更動人更輝煌的多彩華章。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