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抗日名將的摯愛與赤誠——品讀彭雪楓同志給妻子林穎的家書

2018-09-18 13:2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紅色家書】

  抗日名將的摯愛與赤誠

  ——品讀彭雪楓同志給妻子林穎的家書

  作者:李雷波(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係中共黨史與黨性教育教研室講師)

  編者按

  87年前,1931年9月18日,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迎著日軍瘋狂侵略的鐵蹄,中國人民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華民族在苦難中磨礪了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也迎來了最終的勝利。14年,中國人民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在抗日戰爭中的錘鍊和昇華,也是我們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我們拼搏進取、開創未來的精神力量。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戰聲遠去、硝煙散盡,英雄長眠、精神不朽。

  “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鬥出生入死,功垂祖國;打日寇、打漢奸,千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這是194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委員會為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戰死沙場所作的挽詞。

  彭雪楓很早參加革命,在紅軍時期,先後追隨毛澤東同志參加五次反圍剿、四渡赤水等著名戰役。抗戰爆發後,彭雪楓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稍後率領新四軍遊擊支隊開闢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開始獨當一面。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淮北抗日根據地。從1938年至1944年,彭雪楓所率領的新四軍將士進行了大小戰鬥3760次,累計殲敵4.8萬餘人。

  戰場上的彭雪楓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加之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人稱“瀟灑將軍”。在他犧牲前四年寫下的八十余封家書,則生動表現了這位“瀟灑將軍”的另一面。林穎曾深情地回憶説:“為了寄託對他的無限思念,我常常要取出我所珍藏的他寫給我的信,細細閱讀。這時,我又仿佛回到了那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戰爭的年代……”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讓我們一起隨著林穎女士的思緒了解這位抗日英雄的理想與感情世界。

  “月色如畫,惟少一月下談心的你”

  彭雪楓和林穎相識于抗戰的戰火烽煙之中,彭是新四軍的將領,林為中共地方組織的工作人員。1941年9月4日,彭給林的第一封信表達他理想伴侶的標準,他説:“我心中的同志,她的黨性,品格和才能,應當是純潔,忠誠,堅定而又豪爽”“軍人究竟還是軍人,我的軍衣已經穿了十八年了。”結婚後,他們因為工作相隔較遠,長期不在一起生活。林穎回憶,結婚三年,共同生活尚不足半年時間。他們只能通過一封封書信互訴衷腸,又相互勉勵。他把對妻子的愛,全部投注到家書的字裏行間。

  1941年9月29日,“夜半1時23分于半城眾人入夢時”,彭雪楓寫道:“數月以來,月色如畫,惟少一月下談心的你,可謂辜負良夜太甚!此情此景此事,何日才能到來呢!?你有同感沒有?‘千言萬語總不盡’,何處何時才是我們暢所欲言的境遇呢?”“我們的別離,除去淮海區那一次,就是以這一次為最遠了,所以也分外的惦念!尤其你在病中。”

  夜深人靜,紙短言長。今日讀來,仍能感受那濃濃的思念。

  “把功夫用在相互幫助,相互教育,相互鼓勵上”

  彭雪楓長林穎十三歲,家書中他談自己的思念,自己的戰鬥,也談彼此共同的成長。林穎説:“雪楓同志不僅是我的愛人,更是我的良師益友。”“他教育我怎樣做一個堅強的革命者,怎樣能做一個純正的共産黨員,怎樣做一個既忠誠于黨的事業,又具有政治理論水準和豐富知識的幹部,怎樣做一個人民群眾的知心人。”

  彭雪楓以為,理想的感情是相互欣賞彼此的優點,又要能匡正不足。在信中,彭談到自己“急躁、激動”問題,希望林穎也能“加強自己思想意識上的鍛鍊”“養成對政治的濃厚興趣”。他説:“最近黨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指示,是我黨自有歷史以來最有意義最有教育價值的文獻之一,你必熟讀,妥為筆記,而主要還依靠于左右同志們的相互坦白、相互檢討。特別應當參考著洛甫的《論待人接物》那篇文章,胡服同志《論共産黨員修養》小冊子,這對於我輩為人為黨員為一個革命家,有著決定的作用。”

  在待人接物的問題上,彭雪楓始終記得毛澤東同志對他的叮囑:“對人誠懇是不會失敗的!”在信中,他勸林穎:“不要過於鋒芒外露,大方之中含有靦腆。這句話拿來送給你,共同勉勵吧。”至於具體的革命工作,“越下層越好鍛鍊,越深入越能正確解決問題,越能建立信仰。”

  “我們忠誠坦白之對於愛,一如我們忠誠坦白之對於黨”

  革命時代的愛情,早已超越一人一家,與黨和人民的事業聯繫在一起。

  彭雪楓把感情、婚姻和革命理想融合在一起,信中出現最多的是關於革命、修養和黨的事業。他告訴林穎:“我想,我倆是為了黨的事業,為了革命的偉大的愛!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相互安慰,使我們的事業更前進更收穫大些,這應當是我們的神聖的目標。”理想的愛情不是花前月下,而是感情上的相互扶持,事業上的相互勉勵。

  彭雪楓常常把對愛情的忠誠坦白,比作對黨的忠誠坦白。林穎婚後的第一個生日,彭雪楓贈送的禮物是一本人物傳記。他在扉頁上工工整整地寫著:“我們忠誠坦白之對於愛,一如我們忠誠坦白之對於黨。”後來,他又不止一次告訴林穎:“我們的一切都是黨的,人民的,連自己的生命也是屬於黨的,屬於人民的。”“林與楓應保持著黨的正風和浩然之氣,要在政治家的風度上表示共産黨人之偉大。”

  將自己的一切獻身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之中,已成為抗戰年代革命軍人的信仰。彭雪楓的家書,真誠自然,誠懇親切,表現我黨革命軍人的情,也反映了他高尚的情懷、純潔的黨性。

  1945年初,毛澤東同志驚聞彭雪楓戰死沙場,帶著沉痛的心情寫道:“雪楓同志在與敵人鬥爭中犧牲了,全民族和全黨都悲痛這個損失。為了彌補這個損失,應該學習雪楓同志的英勇精神,更加努力擴大解放區,擴大八路軍、新四軍,促成聯合政府和聯合統帥部,使日本侵略者在有效的聯合打擊下早日消滅,使獨立民主的新中國早日實現。”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18日 05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