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深走實 造福人民——專家解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精神

2018-08-28 12:5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走深走實 造福人民——專家解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精神

  新華社記者安蓓、于佳欣、王優玲

  習近平總書記27日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由理念到行動,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此次座談會傳遞出哪些重要信號?作出了哪些重大部署?記者採訪權威專家進行了解讀。

  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途徑

  春華秋實,5年奮進,“一帶一路”建設連點成線到面,促進改革開放形成新格局,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全球治理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共建‘一帶一路’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理論的時代版本,豐富了開放條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內涵。同沿線國家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順應了合作共同發展的時代潮流,得到更多國家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史育龍説。

  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國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推動我國開放空間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

  5年來,我國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0多萬個就業崗位。

  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趙晉平説,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向全球提供的公共産品,有利於全球發展繁榮,推動全球化更加普惠、更加包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建“一帶一路”之所以得到廣泛支援,反映了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促和平、謀發展的願望。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對外投資乏力,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拉動全球對外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説,隨著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相對貢獻的歷史性提升,“一帶一路”成為推動中國與參與國家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重要平臺,併為全球可持續增長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品質發展轉變

  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共建“一帶一路”5年來,有利因素加快集聚,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同時存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既要有風險憂患意識,又要有歷史機遇意識,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

  “從全球視野、時代發展角度,總結5年來的工作,明確新時代新定位,對於下一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實現高品質發展至關重要。”史育龍説。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選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發展共贏仍是大勢所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更加有效、完善、平等、開放、包容的全球和區域經濟治理體系,契合全球發展與合作的客觀需要以及應對世界經濟風險和挑戰的現實需要,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智慧和擔當。”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説。

  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始終以互利共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取得顯著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向外界釋放了明確信號——

  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我們都歡迎。

  回顧過往,落地生根,碩果纍纍。展望未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説,高品質發展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也符合沿線各國需要。進入新階段,共建“一帶一路”要精耕細作,持續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讓沿線國家人民得到更多獲得感。

  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佈局,“走深走實”成為下一階段的關鍵詞。

  如何建設更多“民心工程”?如何搭建更多貿易平臺,促進貿易自由化?如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如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針對這些實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開出“藥方”,明確要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在金融保障上下功夫,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卓有成效的民生援助,規範企業投資經營行為,高度重視境外風險防範。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迫切需要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獲得發展機會、實現脫貧致富,要抓住人民真正需要又不超越發展階段的需求,雪中送炭,多建一些小而美、讓當地百姓更多受益的民生工程。”張建平説。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國國企、民企齊頭並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形象大使。張建平説,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履行環保責任,與當地社區居民有效溝通,這對中國企業適應全球化提出更高要求。

  共建“一帶一路”是長期複雜的歷史工程,成長路途伴隨著風風雨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説,中國具有傳統生産要素的比較優勢和正在形成的資金、管理新優勢,廣大發展中國家市場資源優勢明顯,發達國傢具有資金、技術優勢,通過雙方合作、三方合作、多方合作,將為參與國帶來更多發展福祉。

[責任編輯:楊永青]